福州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福大经济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福州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的多项选择题,我个人感到颇为棘手,它们常常让人思绪混乱,有些选项看似无关却又正确,而一些备考时忽略的知识点也可能隐藏其中。这类题目的知识覆盖面相当广泛,确实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其出题模式。对于主观题,假如你已通读过一两次官方教材并了解了些关键考点,通常在考试时掌握基本知识点是没问题的。此时,整洁的书写就能成为你的优势。我认识的一些理科生常抱怨在回答主观题时无话可说,我的建议是,如果真的想不出内容,不妨引用材料!字数在评分中或许也会有所影响,有时候你认为边缘性的知识点可能正是老师期待的答案。总之,尽量多写,尽可能地拓展论述。至于主观题,我只是参考了一些历年真题的答案。实话说,这些问题的核心内容来来回回也就那些。答题时,保持字迹清晰,尽可能列出所有相关记忆,这就是我采取的策略。
考研数学方面:
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数学上,复习全书完整过了两遍,又把错题过了两遍,做了一遍历年真题和十套模拟卷。11月底的时候感觉数学复习的差不多了就丢一边,主要复习政治,最后一个月时间紧,每天就腾出一个小时随便做几道数学题。在用复习全书复习的时候我的基础就打得比较牢固了,至少对我来讲,后期没有大把时间来做题也还可以。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不算高也不算低,和政治一样处于一个比较稳当的程度。我的英语听说能力极差,六级不过堪堪飘过,但读写能力还不错,这或许得益于我有时候会浏览一些英文网站或者看一些英文新闻。我认为,考研英语的难不仅仅在词汇和语法上,还有用英文语言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因为有的时候文章和题目你都看懂了,但依然做不对题目。当然,首先词汇是基础。我用的单词书就是俞敏洪主编的乱序绿皮单词书。当然其实用什么单词书差别不大,关键是要坚持背下去,不能偷懒。而且后期主要是从真题里面背诵单词,单词书是前中期使用的。英语真题的重要性不需多言。我用的就是历年真题超精解。同时拿到张剑的真题黄皮书,作为对照和参考。真题我一开始就上手做了,并且一开始就选了最难的2010年真题上手(结果相当惨烈……)。说这个是想说,这几年的英语都比较简单,但我们备考要做好考最难英语的准备。阅读的话,我一开始错误率蛮高,大概错七八个的样子,后来分析原因,发现我喜欢用固有的逻辑解题,而不是从文中找答案。而考研英语的题目是不能想当然的选答案,必须要从文章里面找出答案(多数是对正确选项的变形)。后期我阅读的错误率就能保持在五个以下(这是第一遍的错误率,第一遍以后真题作为自我检测工具价值就大大降低了)。长难句的话,我认为其实真正要求弄懂长难句的题目是翻译,而阅读对长难句的要求没那么高,只要大致能推测出句子的意思即可,因此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对付考研英语阅读长难句即可。从第二遍开始,真题更重要的是分析,哪些单词不熟悉,哪些短语搭配频繁出现,哪些圈套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跳进去……这些都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做题发现的,反正具体做了几遍我也没有统计,就是翻来覆去的练习。阅读做到最后是一看到第一句话就知道一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和题目。作文是我的弱项。因此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王的作文大概是从九月底开始看和背诵。我主要就是背了真题的作文,大概有十几年的真题这样子,其他的押题作文也没有背,因为时间实在来不及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块,这两部分都需扎实的基础知识。对微观经济学,理解供求理论是基础,掌握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理论以及市场结构分析(如完全竞争、垄断等)至关重要。尤其要深入理解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对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是核心内容,需熟练掌握并能解释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案例分析能力也是考察的重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际,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定期阅读经济新闻,尝试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现象。比如,如何用供需理论解释市场价格变动,或者用宏观经济政策来解读政府的经济决策等。
再者,公式记忆与应用是另一个挑战。例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消费函数、投资函数、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等,这些公式需熟记并在做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应用。我个人的习惯是在理解公式的含义后,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记忆。
考试的论述题部分往往要求对经济概念有深度理解和独特见解。这就需广泛阅读,不仅限于教科书,还包括学术论文、经济学家的观点等,培养自有的批判性思维。定期进行模拟写作,锻炼表达清晰、逻辑严谨的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定期自我测试和复习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每周或每章结束后,做一些习题或小测验,检查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内容。找到一个学习小组或者伙伴,互相讨论问题,也能促进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