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全攻略:学霸秘籍&备考技巧大盘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一开始先买了些视频看,个人感觉助益不大,政治要理解+记忆,另外,上完课一定要看书!风中劲草是口碑很棒的一本书,实在看不了大纲的就看它吧,如果能全部记住的话也是足够用的了,但缺点是出版的时间晚一些,如果完全依赖它的话可能时间会很紧张。条理清晰(大纲的篇幅太大导致很难理清标题的层次),书中会根据知识点的重要性做不同的标记,也会标记哪年真题考过、什么题型考过之类的,信息量蛮大。后期需要反复看,防止很多不常考的知识点遗忘。后期有买肖四、肖八(肖秀荣肖老的分量还是灰常足的,17年的政治大题在肖四上基本全中;蒋中挺的题也很有必要做,有时间的童鞋前期可以先过书,作总结,如果时间没有安排合理,最后时期之前提到的几位大大的题要背熟哦。)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真题!!!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我用的张宇的。我是这么用真题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觉得这方法蛮好:首先认真写完2004年以前的所有真题,写完之后对照答案。注意,我对答案只是看看结果是否一样,不会去看答案的解法,而是等第二天再把前一天的错题再写一遍。就这样一直写到2004年的,写完之后就停止写真题了,我个人觉得,分析和思考很重要!!!写完2004年的真题以后,我做个了统计,统计我错误的所有题(前提是错的题不是太多的情况下),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是计算错误那只能加强运算,如果是公式记错了就翻看全书背公式。总结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哪里错的最多,这其实就是查缺补漏的过程。效果我觉得是非常的好,这样总结下来很慢,但是从2005年的真题以来,我的测试成绩基本上都是140+,另外有几年考了满分。当然改卷子的时候要对自己狠一点,我一般大题错了一个地方就全部扣分。最后再写写张宇八套卷和四套卷就可以上考场啦,张宇的卷子还是有点难度的,我基本在120+。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未涉及过任何英语模拟试题或预测卷,直接专注于历年真题,使用的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在背单词的过程中,你逐渐会对各类词汇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英语阅读确实至关重要,由于其分数占比大,从1996年起直至去年,尽管年份不少,但用于练习的真题实际上并不多,因此务必珍视每一套。起初,你可以每隔几天做一套,或者每天两篇,按个人实际情况调整。起初阶段不必严格计时,毕竟初期对考研英语的答题节奏可能不太熟悉。我记得我第一次做时,只答对了一道题目。完成阅读后一定要及时批改,不论正误,并做好笔记,归纳出题规律。同时,标出你不认识的单词,在第一轮复习时查阅理解,逐步培养解题思维。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困难,但随着练习的增加,你会越来越得心应手。阅读能力提升后,其他如新题型、翻译等部分自然不成问题,主要还是通过真题来锻炼。因此,阅读是关键,务必认真对待。至于作文,因后期时间紧张,我没来得及充分复习,导致考试时感觉生疏,这是个教训。希望大家别存侥幸心理,作文同样需要充分准备。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掌握材料科学基础,基础知识是关键。包括晶体学基础,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如晶系、晶格、晶面指数等,以及点阵常数、晶胞的概念。固体物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能带理论、电子态密度等,对理解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电学性质至关重要。
深入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这需熟悉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等概念,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分析材料的变形机制。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热导率等热学性能的理解,帮助预测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行为。
再者,材料的化学性质和相变理论也不能忽视。这涉及到腐蚀、氧化、扩散等过程,以及固溶体、化合物、混合物等不同相的形成和转变。了解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特性,如表面能、润湿性等,有助于理解材料的粘接、涂层等问题。
学习方法上,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需凭做实验来加深理解。例如,凭X射线衍射实验去识别晶体结构,凭拉伸试验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我会定期回顾笔记,做一些习题和模拟试题,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记忆。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教,这样既能巩固知识,也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保持对新材料新研究的关注,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拓宽视野,了解学科前沿,这对科研之路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