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珠宝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全攻略:学长学姐亲授高分秘籍,助你一战成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到九月初才着手复习政治,使用的教材全部来自肖秀荣,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四套卷以及八套卷。由于时间紧迫,精讲精练只看了一遍,每读完一章就会配套完成1000题的部分题目,每天大约投入两个多小时在政治学习上。在此期间,我自行挑选了部分内容进行记忆,其中还有一本小册子供额外参考。1000题我仅完成了一次,错误的题目未能再次回顾。由于起步较晚,我没有完整做完八套卷,而是直接转为背诵题目,大致在考试前的十天左右开始背大题。八套卷的内容我已尽可能地熟记,而四套卷则只能挑一部分来背。因此,强烈建议提前开始政治复习,尤其是重视肖四和肖八,并且不要忘记关注时政。
在十一月,我疯狂地做历年真题,从头到尾一套不落地做了几遍。这样的练习使我对考研政治的整体脉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完成真题后,我专心研究它们,不过不必过于纠结于正确答案,关键是要找到解题的思维模式。多做题就能培养出答题的感觉。另外,推荐购买石磊老师的1500题作为辅助练习。
考研数学方面:
我觉得数学就是靠的练题,不是难题,而是真题。首先肯定要把所有的知识点看一遍,看不懂的就再看一次,实在不懂就先放下接着向下看,不要揪着一个不放,肯钻研是好事,但是人的思维往往很神奇,可能你去学学别的东西再回来学这个,就会看懂了。数学基本是看了一遍,难点看了2-3遍,有时间的可以过两遍,到了十月就要开始做真题了,做题很重要,最好做真题。真题我是从最早的年份开始做的,比较简单点,开始做的时候没敢掐点,因为不太会,后来做熟一点的时候就要掐点了,模拟着在考场,就像是真正在考试一样。每一份真题,做完了一定要分析,看看错题是因为什么,是计算的问题还是知识点的问题,如果是知识点,那么不仅这个题要改错,还要去找这个知识点的其他题去做,才算是真正学会这个知识点。如果是计算的问题,还要看看这种计算是不是经常出错,如果是经常出错,那就是有计算误区,最好也去找找这方面的其他题看看。我说的这些,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真的做好的有多少呢?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的复习开始得最早,也执行得最好。大三下开始,按艾宾浩斯记忆法开始每天记1个list,重复前边的list,一个学期基本记住了基本词汇。最后超纲部分看了一遍,没记住放弃了。很多顽固单词我用了有道词典,玩手机的时候先看一看,辅助记忆。假期正式开始做张剑150篇,由于假期短,断断续续得看了几篇,每篇错三个或者更多,没太在意。期间还买了考试虫长难句,一点没看,惭愧。直到大四开学,虽然课很多,还坚持过单词书,张剑150篇总共做了二十多篇,停下来,马上转做真题(07年以后的)。在复习的过程中,真题大概做了两三遍的样子,每篇每句都读懂了,真题明显感觉比150篇要正规,做起来顺手得多,此时单词已经过了5遍左右了,百分之八九十都记住了。考前只完整做了几套题,背背黄皮书后的作文模版,一些常用的句子什么的。有人说阅读不能停,单词也要坚持到最后,但是由于时间分配问题,12月阅读至少中断了半个月。说实话,考前并没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充分了,而是感觉差很多,不放心,就这样去试试吧。好在今年英语出的不很难,除了最后一篇阅读部分看不懂,其他感觉还可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宝石学的基础在于矿物学。需熟悉各种常见宝石的矿物属性,如硬度、颜色、光泽等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形成环境和地质分布。这部分内容需大量的记忆,但并非死记硬背,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至关重要。例如,了解矿物的颜色源于何种光谱效应,能够帮助更好地识别宝石。
晶体光学是宝石学的核心。透射光、反射光、偏振光下宝石的特性变化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凭实验,学习如何使用偏光镜、显微镜等工具来观察宝石的双折射、多色性和干涉图等现象,这些实操能力在未来的科研中必不可少。
再者,宝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是考试的重点。了解宝石的比重、折射率、吸收光谱等特性,辅助进行宝石鉴定。对宝石的处理和合成技术的理解,能辨别出天然宝石与人工宝石的区别。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凭实验室实践巩固理论,两者相辅相成。积极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对复杂的概念或难懂的现象,我建议利用图表和模型来辅助理解,这会使得抽象的知识更形象化。定期复习和做模拟题,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提前适应考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