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电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首道主观题通常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要求通过实例阐述理论原则,并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如何借助这些原则解决日常问题。后续题目可能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治理、变革、文化构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道德规范以及法制议题。解答时,首先要理解材料,迅速对接到大纲相关知识点,将材料内容与之结合表述,接着需结合现实进一步拓展,并加入个人见解。初期阶段,同时使用两本教材并行学习,虽然过程可能会显得既艰难又持久,但一旦掌握扎实,就能抵得上别人三轮的学习。选择除李永乐之外的第二本参考书,目的是互补遗漏,利用不同书籍带来的初始认知加深记忆。
考研数学方面:
我强烈建议你们一定要做真题,尤其是数学部分。这些题目是由国内知名高校的数学专家精心编纂的,考研数学通常不会有太离奇或偏僻的题型,毕竟它是一项全国统一考试,由全国顶尖的数学教授出题,其合理性显然优于个别省份的独立命题。考研数学主要测试的是基础知识,但并非孤立地考核单个知识点,每道题目往往融合了至少两个知识点。如果你们不相信,不妨找一套2005年以后的考研数学试题,对照答案解析仔细看看。这也是我不倾向于做模拟题的原因之一,因为考研数学的核心知识点是固定的,而常被一起考查的知识点组合其实有限。如果你们深入剖析过去15年的所有真题,并进行归纳整理,在考场遇到问题时就能迅速联想到相关知识点,即使无法完全解答,也起码会有解题思路,写出步骤,也能争取到相当的分数。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感觉英语还算挺有信心的,基础也打得不错。起初,我专注于背诵考研词汇,每天投入两个小时,接着就是练习张剑的阅读理解题目。这样的状态持续到十一月,我才开始接触张剑的历年真题。每日依旧坚持复习单词,早晨一踏入图书馆,就会花费两小时在单词书上,往往等到看完,就已经接近十点了,这样一来便挤压了上午学习数学的时间。我认为只要掌握好单词,阅读部分就不会有太大困扰,因此认为这个时间投资是值得的。不过,早晨背单词不宜超过一小时,最好能在九点之前完成。除了这一小时的固定时间,我会利用零碎时间来记单词,但这并不意味着单词的学习就不重要,而是需要更好地规划时间,并且要坚持不懈地记忆,不仅要牢记词义,还要了解其用法以及各种衍生形式。清晨的一小时内,我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太理想,还未完全进入学习模式,这时用来背单词或作文会更合适。直到十一月,我才全力攻克历年真题,但随后意识到起步太晚,因为真题需要多次操练以找出规律,培养解题的正确思路。再次做真题时,我的表现还算满意,阅读理解通常能得30分以上。每篇文章,每个句子,每道题目我都仔细分析并翻译,所以整个过程耗时不少。十二月起,我开始背诵张剑精选的50篇热门作文,也看了一些作文,但实际动手写的太少,仅有输入而无输出,写作水平提升有限。没有经常练习,考试时无法快速流畅地写作,对此深感遗憾。临近期末,模拟试题的练习也不多,整体来说实战演练不够充分,未能找到真实考场的感觉。平日不下苦功,战场上只会付出更多代价!考研容不得丝毫投机取巧的心态。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核心。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你需深入理解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市场结构、国民收入决定等基本概念和模型。特别要注意的是,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理论去解释现实问题是关键。例如,当遇到垄断市场的案例时,你能立即联想到垄断价格、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关系吗?
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和分析也非常重要。例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周期,以及它们在不同经济状况下的作用机制。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失业率等也是常考内容,需你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解读经济数据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再者,数学和统计学工具的应用是经济学科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都是基础,特别是在做实证研究时,如供需模型的构建、经济指标的预测等,都需用到这些数学知识。强化数学训练,提升量化分析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关注当前经济热点问题也很必要。阅读财经新闻,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政策影响,这些都是提升你答题深度和广度的有效途径。你订阅一些经济学期刊或者经济学家的博客,定期阅读,积累实例,这样在论述题中就能更自如地结合理论与实践。
实战演练不可忽视。凭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进行练习,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检查自有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并不断调整复习策略。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