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光学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激光与红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山东大学光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来说,对4本书的内容,理解我觉得是必要的,特别是马原里面的概念和定义,有了概念和理论知识,再服务于实践,用真题检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于毛中特和近代史刚要,我的方式是重复看。每天学其他科目累了,可通过看政治来休息。应对多选。大题不要急,所有人都是到最后背,但是如果前期你政治看了很多遍,那后面背的很快。12月要背下《肖秀荣命题人预测四套卷》(必须完整拿下)+《风中劲草时事热点+时事习题》(分类记忆,习题做掉)+《蒋中挺客观题应试宝典》(辅助记忆)+自己总要的难点易错点笔记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复习是个长期过程,从四月到七月我一直间歇性地研读教材以重温概念。这段时间,我用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教科书,以及复习全书、高数18讲,线代部分则依赖于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每学完一章教材,我会对应完成全书、18讲和讲义的练习,初次尝试时遇到了不少难题,我都一一标注了出来。本科时期的学习不够扎实,很多内容理解得并不透彻,因此我需要边学习新知识边做笔记边做题。七月份搬回家后,我白天会与同学一起去图书馆,但学习进度并不算快。我稍微做了一些线代和概率的660题,这些题目要求技巧和运算速度,确实值得练习。九月起,我开始了第二次全面复习全书和18讲,第一次没弄懂的问题依然有一半困扰着我...对于这些困惑,我会向同学请教,解决基础问题。这个阶段持续到了九、十月份。十月中旬后,我开始做历年真题,选择了张宇的数三真题大全解。早期的题目相对简单,我能迅速解答。然而,真题虽重要,但不应过分依赖,毕竟试题难度逐年增加,我在这一点上吃了亏。后期,我觉得有必要限时做一些模拟题,它们通常比真题更难,但有助于提高能力。我尝试了几套2016年合肥工业大学的超越模拟题。周围的同学都在做张宇的四套卷和八套卷,但我试做了一套同学的,发现前两道选择题都感到困难,于是放弃了。这种做法并不理想,无形中减少了练习机会。我大约在11月初完成了真题,而模拟题则留到稍后,以便在考前保持手感。11月,由于专业课程的工作量加大,我分配给数学的时间减少了,因为我开始专业课较晚,这也影响了我的整体计划。在数三考试中,我被一道简单的第二大题难住了,慌乱了几分钟,不过最终思路恢复了正常。总的来说,我的心态欠佳,基础知识的不足是我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数学成绩优异至关重要,因为在英语和政治分数相差无几,专业课评分又难以预测的情况下,数学高分将带来明显的优势。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并非短期内就能见效,它要求持久的努力和不断积累。在学习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即使投入了一个月的努力,进步也可能微乎其微,这其实是常态,但绝非停滞不前的理由。英语分数不过关的事实提醒我们,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议每天下午2至5点专心复习英语,在暑假前的基础阶段,主要任务是记忆单词。你应该仔细研读1996年至2004年的真题阅读,深入理解每篇文章,牢记每个词汇和短语,并分析每个选项正确或错误的原因,确保了解每个句子结构,尤其是复杂的长句,甚至尝试全文翻译或背诵。初期阶段注重打基础,初次接触真题感到困难或者错误多、速度慢都是正常的,要有耐心,随着时间推移会有所改善。
暑假后进入强化期,以最近十年的真题为主,尤其是最后两年的题目要保留作为模拟测试。在这个阶段,依然专注于真题阅读,建议准备一本笔记本记录生词、短语和复杂句型,每周复习一次。真题阅读需多次重复,深度剖析,至少做三次以上,以便找出出题模式。此时可开始单独练习翻译,由于翻译难度较高,每句话可能都包含生词,因此初始阶段应细致分析,彻底掌握近十年真题中的翻译句子。对于作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从暑假开始,基础较好的则可以在九月或十月启动。切勿依赖作文模板,仅靠临时抱佛脚无法取得高分。推荐使用王江涛的《高分写作》,里面包含历年真题和必备范文,我按照主题背诵并默写,直至完全掌握。新题型从2005年开始的真题反复练习,理解其中的规律,尤其关注代词的运用,这是一个相对容易掌握的部分。对于完型填空,我并未过于专注,因为它得分不易,且解题时间有限,只要能拿到4或5分,通常不会成为拉开差距的因素。
最后两个月的冲刺阶段,继续以真题为核心,不断练习以找到解题策略。12月份起,每周六下午进行英语模拟考试,可以使用真题或模拟题,关键在于熟悉时间管理和答题顺序,模拟考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光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涵盖了光的性质、光的传播、光的干涉、衍射、偏振以及量子光学等多个重要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备考的关键。我建议从最基础的物理概念开始,如波粒二象性、光的直线传播定律等,逐步深入到复杂的光学现象,如菲涅尔公式、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工作原理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采用了“先理解后记忆”的策略。对每一个新的概念或定理,我会尽量去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再凭做题来加深记忆。例如,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是如何揭示光的波动性的,这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我会结合实验,如自己动手搭建一个简单的双缝干涉装置,这样既能直观感受光学现象,也能帮助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
对量子光学部分,这是光学的一个前沿领域,理解起来可能相对困难。这里需借助一些科普书籍或者网络资源,比如《费曼物理学讲义》,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对我理解量子光学有很大帮助。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我推荐《光学教程习题解析》这本书,里面的题目覆盖了大部分考试要点。做题不仅仅是寻找答案,更重要的是理解解题思路,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定期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会每周抽出一天时间,把前学过的内容重新梳理一遍,确保知识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