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分析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化学系分析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厦门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前期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第二年用的《大纲》)、《1000题》《命题人讲真题》,徐之明的《逻辑图解》,中期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背选择题考点,蒋中挺的小册子《客观题应试宝典》用来背易混知识,后期背大题、大量刷题,用的肖秀荣《形势与政策》《八套卷》《四套卷》,徐涛《八套卷》,蒋中挺《五套题》,阮晔《四套卷》,背大题还可以用徐涛的《考研政治必背20题》,总结得很清晰,今年全中。政治主要分三个阶段:刷1000题熟悉基础知识应对选择、背笔记记住所有基础知识应对选择、背大题应对主观题。关于选择题。政治不好的可以8月开始刷1000题,像我高中学理科的对政治一头雾水,尤其马哲政经死了大量脑细胞,如果你是这种情况就不要等《大纲》出来再开始了,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开始刷吧,看一章做一章的《1000题》,可以今天看一章,明天做那一章的题,这样能知道自己看书效果,同时加深记忆,开始的时候肯定会错很多的。马哲部分比较难,题也较多,可以一天一章,毛中特和近代史可以一天两章(但毛中特第八章那种题量巨大的可能还得两天才能做完),到思修可以三章一天。政治知识很杂,逻辑图能帮助记忆和理解。刷完一遍后可以开始做真题选择题感受下出题人的套路,题目怎么考等等。同时开始刷《1000题》第二遍,这个时候速度可以快一些。到十月中冲刺笔记出来后买来背,每天背一两章,我第一年用的是特别有名的《风中劲草》,知识点的确很全,但我感觉排版太花了,眼花缭乱,就有点不想看,二战用的徐涛的《冲刺笔记》,感觉特别好,总结了很多易混知识点,排版简洁,内容也更精简一点,背起来更容易。背一遍之后可以再刷一遍《1000题》,这个时候错的应该会少很多,而且不用翻书了。三刷1000题和背第二遍《冲刺笔记》同时进行,这样基础就很好了,后面刷模拟题会轻松很多。如果没有时间可以放弃三刷,我连二刷1000题都没有做到,所以后面刷模拟题会很很多错题,知识点不清晰,花费了大量时间整理错题。我的时间真的太少,所以一定要早作准备,这样不留遗憾。虽然没有三刷但我很认真地背了《冲刺笔记》,总结了很多易混知识点,政治有很多易混需要对比记忆的知识,反复看,确保不会再错。
考研英语方面:
投入时间记忆词汇,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因为这过程确实枯燥艰难,但绝对值得付出!仅仅过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单词书起码要翻上五六次。我个人使用的词汇书籍是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对于复杂的句子,不必过于纠结其语法结构,毕竟考试中并无专门的语法题目,不过理解并掌握长难句分析会对你的英语水平提升大有裨益!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很关键,即使文章内容一时难以完全理解,也可以依据文章的逻辑结构来解题。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不求甚解!再次强调,词汇记忆至关重要,如果不背单词,尽早放弃考研的想法。阅读逻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听说何凯文老师的阅读课程也挺好,不过我个人对他不太感冒,听他讲解长难句时,总感觉他在故弄玄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有种小题大作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无机化学,这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非碳元素及其化合物。重点在于理解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以及各类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反应性和合成方法。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理解和记忆周期性规律,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理论知识。理解晶体结构和配位化学也是关键,借助模型构建来深化理解。
有机化学,它是关于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核心概念包括官能团、同分异构现象、反应机理等。我建议以反应类型为主线,掌握每种反应的条件、产物和机理,凭实例加深理解。有机命名法需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我还经常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各种反应之间的关联,这对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
分析化学,它涉及到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重点是理解各种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理论学习的,实验操作同样重要,要尽可能多地动手实践,提高实验技能。对复杂的计算问题,我推荐建立自有的解题模板,这样在面对考试中的大题时能够更有序地进行解答。
每个科目都有其独特的难点和重点,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我个人倾向于结合教科书、笔记和在线资源进行综合学习,也利用闲暇时间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研究成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术素养,也能激发对化学的兴趣。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帮助及时发现并弥补知识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