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机械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工大民航学院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暑假开始,每天把专业课看完以后,晚上十点开始看政治,到11.30,哈哈虽然有时候也困得不行。对了,还没说看的啥书,当然是肖大的精讲精练啦!还有一千题,我是看一章,做一章题,把答案写到纸上,不在书上就痕迹,把错题标出来,以便后期重点再看。马原是最不好理解的,所以我先看的,我暑假期间好像只把马原看完了,而且也似懂非懂。选择题的准备使用肖的1000题足够,我第二次直接看的大纲,看完一章做1000题。只要题目中出现的知识点,不论错还是对,都在书中标注以备明确重点。同时在习题册中改正错误项,如此第二遍时无需翻解析册,省去不少麻烦。
考研数学方面:
高度重视数学学习,这是必须的!复习全书是基础,它非常全面,尽管初期可能难以驾驭。我个人的学习步骤如下:首先是通读复习全书,尝试解决例题,并按理解程度为疑难问题分级。初次阅读可能会耗时较长,甚至有些题目无法理解,这很常见,不必焦虑。全书的编写假设读者已具备扎实的基础,例题综合性强,因此初读时不解也属正常。接下来,我会专注于第一次阅读时标注的疑难点进行第二次阅读。我还买了660题,但觉得收效甚微,它的难度适中,是否要做取决于个人情况。我的建议是,时间紧张的话,直接攻真题。紧接着,开始整套真题训练,自己先做,限时与否自定。完成后,对照答案,明确错误原因:是计算失误,还是概念模糊,还是未曾考虑过的解题策略?务必深入剖析。要注意的是,别轻易归咎于粗心。粗心也有层次,可能是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犹豫出错,或是简单计算出错。务必找出真正的原因!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发现不足,对症下药!做完所有真题后,回顾并再次练习做错的部分。我第二次会计时做,若仍未完成全部(个别难题除外),就需要深挖问题所在。第二轮结束后,接触一些新的真题类型,了解并尝试掌握。适量做些模拟题以维持手感,但不宜过度,毕竟模拟题仅用于保持做题状态,不必太过认真。过段时间再做一次真题,此时距离考试决战日已不远。持续做题,保持手感,否则数学技能会生疏。最后一步是总结,整理知识脉络,清晰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关联与差异。能流畅阐述这些关系,说明你的掌握相当到位;反之,可能是理解不够透彻,这也是自我检测的重要环节。极其关键!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忠告是:越早准备越好。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但是一定要保持阅读/背单词的习惯。研究生英语不仅是考试,也是为了之后的学术做准备(考研词汇甚至不够),如果觉得专门学英语太麻烦,最好是看本专业论文。我用的参考书只有两本,按顺序是:l张剑《阅读理解150篇》(其实只有100篇),可能因为先拿这个上手,所以觉得难度比真题大,所以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先做真题再做这本;l《历年真题》,选择题一共做了两遍,从十一月开始,每隔一两天一套,保持手感。后期每天至少一套也就是4篇阅读,不要太纠结正确与否,但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比如阅读要带着问题去看文章,一是找关键词,二是定位,三是排除迷惑选项,这里就体现出单词的重要性了,如果你能认真做几年真题,就会发现,每年你不认识的生词难词都很眼熟,多看多记,自然就熟悉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自动控制原理”涉及到许多基础概念,如系统、信号、稳定性、反馈等。这些概念构成了整个学科的基础,对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例如,理解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和因果性,能帮助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掌握各种信号的性质,如阶跃、脉冲和正弦信号,有助于理解和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深入掌握系统模型的建立和转换。从微分方程到传递函数,再到状态空间模型,这些都是需熟练运用的工具。其中,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在控制系统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将时间域的问题转化为频率域问题,简化计算。状态空间模型则提供了一种更为直观和全面地理解系统动态的方法。
再者,稳定性的分析和判断是考试的重点。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和根轨迹法是必须掌握的技巧。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帮助在复平面上直接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这是解决复杂系统稳定性问题的有效手段。
,控制器的设计是另一个难点。PID控制是最常见的一种,其参数整定直接影响控制效果。理解其工作原理,学会如何凭调整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分来改善系统性能,是非常实用的技能。
至于学习方法,我推荐“理论结合实践”。理论学习的,尝试用MATLAB等软件进行仿真,直观感受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加深理解。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试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能帮助你熟悉考试题型,提升解题速度。
我还想强调一点,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面对复杂的理论和繁重的复习任务,保持冷静,坚持下去,自己一定能够掌握这个科目,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