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暨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全攻略: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高分上岸秘籍&备考避坑指南

暨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书是肖秀荣那本1000题和风中劲草三套,肖秀荣的书说是‘1000题’,其实怎么也得有3000,所以也就是说这3000题加上风中劲草那整整一册书我全都做了一遍,合起来怎么也得做了4、5000道政治选择题。当然我当时在学时并不是追求数量,只是希望自己多见识一些题,而且这些题我做完一遍后的错题以及当时蒙对的题我都用笔做下标记,然后第二遍再做时专门做那些错题,第二遍又做错的再重点标记做第三遍,第三遍后第四遍……是的,政治的这两册题我做了近四遍,甚至马原那章因为难我做了更多遍…...所以政治的复习真的是问心无愧了,在当时的复习过程中也感觉良好,至于怎么就考了那么低的分数,真的只有声叹息了。政治要想拿高分选择题一定要抓住,选择题是考好的关键,尤其是多选题。所以,多练习还是有必要的,多看看答案分析,多想想出题人的思路。总的来说,政治复习应当要多练、多看、多想、多比较、多总结,知识面广对做对选择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平时复习中要多关注热点问题,也可多看看考研名师的微博吸取一些在做题中接触不到的热点。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重要性我想不要我多说了,数学是最容易拉开分数的一门课,俗话说:得数学者得天下。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正式复习考研的(如果你想考好一点也更早一点更好),数学就是基础要扎实,我还对着考试大纲把书上的每一块都过一遍,课后习题都仔细做一遍,这个阶段大概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之后便开始攻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我觉得复习数学这本书是必备的,因为它既注重夯实基础,也能提高解题思路。这本书一定要花心思去做,有不懂的问题要自己先考虑,实在不行再看答案,注重看里面的解题思路,只有思路清晰了,下次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才能上手。我在7月份把全书第一遍全部看完,然后继续第二遍。到考研之前大概看过三遍吧。强调一点,数学是考做题的,而不是看的,不管题目你看上去会不会,一定要动手去做,好多人都吃过这个亏,觉得有些题目看上去都会做,但是真正做的时候不一定能做的对。希望大家踏实一点,一定要多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份起,我会启动英语真题的学习,采用一套有效的“五步骤法”:首先完成习题,然后自己动手翻译全文(记得写下来哦),接着对照解析仔细研究题目,再对比个人翻译,找出差异,最后挑选出关键词汇和句型进行背诵。这样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如果上午的时间还充裕,不妨利用剩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随着熟练度提高,速度会逐渐加快)至于完形填空,虽然有人认为它的分数比重小,容易受运气影响,但我坚信通过认真训练是能够提升的。毕竟,做得好的人可能只会错1-2个,而差一些的可能会错10个以上。我大约在十月中期开始复习完形填空,起初做真题时,每篇错误通常在6-7个,偶尔状态好些,能控制在3-4个。但当我进行第二轮复习时,错误数量已经减少到3个以内了。(语言的感觉和上下文理解,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当你觉得晚上学习疲惫时,不妨观看一些英文电视剧来调节一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涵盖了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问题分析以及环保政策法规等内容的综合性科目。它要求不仅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还要能深入剖析其成因,具备一定的解决思路。在复习过程中,我对以下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理解和记忆:生态环境、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
对“生态环境”,需理解它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包括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并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污染”部分,则需了解各类污染源,如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理念是环境保护的基石,要理解它们的含义,尤其是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这两点。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采取以下步骤:
1. **系统阅读教材**:全面了解课程框架,把握每个章节的主题和重要观点,构建知识体系。
2. **做笔记和思维导图**:整理关键知识点,凭视觉化的工具加深记忆。
3. **案例研究**:寻找真实的环保案例,尝试从课本知识出发分析问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 **习题练习**: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5. **讨论交流**:与同学一起探讨疑难问题,不同的视角会带来新的启示。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环境问题是动态变化的,理解其背后的基本原理和逻辑,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保持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关心,将理论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也是我学习这门课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