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理工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全攻略:从零到一的备考秘籍&高分上岸经验大公开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中,最关键的是紧随肖秀荣的步伐。我推荐从暑期就开始筹备,但我个人由于常看新闻,觉得自己有一定基础,于是选择了9月启动复习,每天晚餐后时段专攻政治。初期进度稍显缓慢,等我开始第二轮时,肖八已经发布,因此没能完成第二次复盘,理想情况下应重复两次以巩固记忆。首先通读精讲精练,接着闭卷挑战1000题,对照答案后再回顾相关知识点,避免依赖开卷。在肖八问世前,我没有接触过大题部分,拿到肖八后,八套卷的选择题我通常只能拿20-30分,这让我非常焦虑。不过别担心,考前暴露的问题越多,考试时就能更好地规避错误。此时可以开始背诵肖八的大题,肖八可略微记忆,但肖四必须精细背诵。到最后的冲刺阶段,大部分时间应留给政治,因为在临近考试时,政治分数提升最明显。多练习选择题,选择题是决定政治成绩的关键,大题大家水平相近,而选择题则是拉开差距的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我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数学的同济第六版,线性代数是同济第五版,概率论则是浙江大学的第四版。我的复习策略是从高数、线代到概率论,依次阅读教科书并完成课后习题。从三月直至六月底,我一直沉浸在教材和习题之中。接着,在七八月到九月初这段时间,我终于完成了这三本书的学习。九月中旬,我开始挑战张宇的1000题集,这个阶段非常具有挑战性,题目的难度和数量都相当大,一直持续到十一假期结束。面对困难,我不依赖答案,而是设定每天解答50题的目标,遇到难题便搁置,最后统一核对答案。我对1000题进行了彻底的梳理,标记出不懂和错误的部分,以便在第二轮只专注于这些问题。第二次仍然未能解决的难题和错误被记录在错题本上。十一之后,我转战历年真题,同样是张宇的全解析版本,始于1987年。实际上,1987年至2004年的试题相对简单,我选择每天一套,但直到十一月中旬我才全部完成。后来了解到其他人已经在十月就完成了真题,所以我建议你们可以尝试一天解决两套早期的真题。接下来,我挑战了张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这两套试卷极其艰巨,通常需要4到5小时才能完成,有时我会分两天来攻克,期间还穿插做了几份叶盛标的卷子,并整理了错题,这一过程耗时颇久,大约到了十二月十日。之后,我开始做合肥工业大学的五套卷,此时几乎每隔两天就会完成一份数学卷,等到全部做完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号了。临近考试,即使要准备政治,也不能忽视数学的练习,确保每天至少投入两个小时做数学题。考研的前一天,我没有做数学,因为第二天要考政治和英语,我把时间都用在了背诵政治上。但在考数学的前一晚,我还是做了一份试卷,巧合的是,其中一道题目与第二天的实际考题相似,只是我遇到的题目稍显容易些。数学需要脚踏实地地逐一攻破。我总共整理了四本笔记,它们对我来说无比珍贵,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所需公式都在笔记中有详细记录,这四本笔记陪伴我直至考试的最后一刻。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的难度相对适中,对于擅长英语的学生无需过于忧虑,但它确实是决定分数差距的重要科目。初期阶段,建议先尝试一两套历年试题以了解题型,但不宜过早耗尽所有真题资源,应保留一些用于后期的时间限制模拟测试。如许多备考攻略所述,反复研习真题是提升英语的关键,做3到5遍都是合理的。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想要更加保险,可以考虑使用张健的150篇,这本书与真题颇为相似,不过最好在早期阶段使用。进入后期,务必专注于真题练习。至于背单词,我没有特意依赖单词书籍或应用,而是选择将每篇真题阅读中的陌生词汇整理出来记忆,因为考研阅读中很多单词的用法会反复出现。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处理导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涵盖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基础理论部分,你需深入理解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等数学工具,它们是解析和处理信号的基础。特别地,傅立叶变换是理解和分析周期性及非周期性信号的关键,拉普拉斯和Z变换则在系统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熟练掌握这些变换的性质和计算是备考的首要任务。
滤波器设计和谱分析是考试的另一个重点。理解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如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的特性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噪声去除、信号分离等,至关重要。了解如何使用FFT进行快速谱分析,以及理解频率域和时域的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再者,采样定理是连接离散世界和连续世界的桥梁。理解并能应用奈奎斯特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正确设置采样率以避免混叠现象,是考察的一个热点。
实践应用是检验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凭编写代码实现信号的处理,例如使用MATLAB或Python,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建议大家找一些实际的信号处理案例进行模拟,如音频、图像信号的处理,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提高编程技能。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练习”的循环是关键。先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凭做题强化记忆,凭编程实践来巩固和深化理解。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交流,甚至查阅导师的研究论文,都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