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考研全攻略:学长学姐亲授秘籍,助你一战成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资料跟着肖秀荣走准没错!9月份开始看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建议先看容易的史纲,再看马原毛中特思修。刚开始学不要贪快,每章每节认真看,不要对政治抱有太抵触的心理。看完一章精讲精练做相应的1000题,做的过程不要返回去看书,对完答案再去复习书中的内容。做题时写在其他的纸上,可以标记一下做错的题目,因为1000题最少做2-3遍。这里大概花1-1.5个月。10月份中上旬开始做真题,同时开始再看《知识点提要》,相当于《精讲精练》的简版,更突出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再做1000题,做错两次的题目特别标记。这里花1个月左右。9-10月重点还是在选择题上。11月份看《考点预测背诵版》,开始背诵主观题的答题材料。再做《1000题》,做错2-3次的题目要重点注意了,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时间都要搞清楚。完成《8套》的选择题,错误的题目标记,主观题的答案每天背一背。8套卷的选择考了很多犄角旮旯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形势与政策》小册子,看看就行。
考研数学方面:
一、打基础(自学要2个月左右)教材。每本教材配套的课后习题都要看。没学过数学的同学可以把经典的教材拿来,并参考数学大纲来学习其中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大纲中没有规定的章节可以不看,考试一般不会超纲。学过数学的同学如果觉得自己的基础还行,基本概念理论都懂得,也会做基本的习题就可以直接着手使用复习全书。具体做法:每看一节就做一节笔记,把基本的概念、理论整理下来。然后看例题,自己做一遍,如果不会做就看解析,体会解题思路。做完例题就可以做课后习题练手,加星号的和最末尾的难题可以跳过不看。And,自学看不懂怎么办?答:反复思考,反复琢磨。我当时看不懂就做标记,然后集中起来,拿去问别的同学,每次都会受益很多,以前苦思冥想不懂的也会恍然大悟,所以,一定要在自己思考过后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别人的帮助~!!这样把教材过一遍之后就做到心中有数了!然后开始下一步!!做真题!!!真题真的非常有用,建议大家至少做3遍,把真题吃透考试也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期间,我投身于真题深度解析的学习。然而即便快完成了,我的出错率依旧居高不下,每次模拟测试后都倍感沮丧,仿佛真题的价值被我白白消耗。我深知,80%的答题失误源于词汇量不足。尽管七月里,我每日坚持用朱伟的“练恋有词”来提升词汇记忆,但它涵盖的单词并不全面。因此,我不得不购买了一本新东方的无序单词书,强迫自己去熟记每个单词。我把所有单词摘录下来,仅抄写单词,不抄释义和例句,然后将它们贴满墙壁。每天清晨醒来,我会盯着这些单词,努力回想它们的所有含义,特别是那些看似熟悉却带有微妙陌生意义的词。这样记忆一小时后,我才开始复习其他科目。这样的循环持续不断,直到考试前夕,我已经背诵了大约七八遍,到了考场几乎没有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做起题来得心应手。所以,强烈建议大家务必重视单词的记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逻辑门电路是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以及它们的组合使用如TTL和CMOS集成电路。理解这些基本元件的功能和特性,是构建复杂数字系统的第一步。例如,了解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开关特性和电流控制。
布尔代数是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关键工具。熟悉其定律和规则,如分配律、德摩根定律、吸收律等,简化复杂的逻辑表达式,使设计更简洁有效。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换为布尔表达式,再用Karnaugh地图进行化简,这是设计简单逻辑电路的重要步骤。
再者,要深入理解触发器和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它们是构成时序逻辑电路的核心。比如RS、D、JK、T等各种类型的触发器,以及同步和异步计数器的区别。掌握它们的状态转换图和真值表,能帮助设计出各种计数模式的电路。
对更高级的内容,如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理解,需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学习。例如,凭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数据选器、编码器、译码器,直观地感受到数字电路的强大功能。对FPGA和 CPLD这样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不仅要知道其工作原理,更要学会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或Verilog)进行编程,实现自定义的数字系统。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接口,如ADC和DAC,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它们是现实世界信号与数字系统的桥梁,理解其工作过程和性能指标,有助于设计更高效的系统。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关键。除了课本知识,动手做实验,用面包板搭建电路,凭实际操作去验证理论,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在线资源,如电路仿真软件,帮助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进行模拟实验,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