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八月份开始看的张俊芳的马哲视频,讲的明白。我九月份然后做的是肖秀荣的1000题,大纲出来之后,我老老实实看了一遍大纲,特别厚!然后就开始看风中劲草,挺薄的了,特别好用,我大概看了有四遍,后期还做了一个概括笔记,做完笔记之后整个人都好了,知识点啥的记得很清楚,到时候你看政治的时候我跟你说笔记怎么做吧,打字总觉得说不清楚。最后我风中劲草做了三遍,然后就买了肖秀荣八套卷(只做了选择题,两遍),肖秀荣四套卷(背了五遍,记的也不是很清楚),任汝芬四套卷,20天二十题。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全书》要脑子想,用笔算,做题前分析题目的考点是什么。高数的历年真题在网上都能找到,打印下来,反复模拟。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题目简单,可是还是要予以重视的,毕竟140分的人还是少数,说明它并不是那么简单。把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都弄清楚,等到全部做完后就会发现每年出题是有一定套路的。有心的话,可以把每一套题中相同相近的题目归整一下,思路会更加清晰。
考研英语方面:
针对考研英语的学习规划建议如下:在五月份以前专注于词汇的记忆,之后保持每天的复习。词汇量不足将直接影响到你的成绩。你可以选择两种方法来攻克单词:一是采用“速战速决”策略,按照《杨鹏17天搞定GRE单词》的方法,在一个月内完成全部单词的学习,然后每天投入半小时进行复习。这种方法需要强大的毅力,大约会有七天你需要每天花费7-8小时背诵,初期可能较为艰难,但一旦完成,后续六个月你都能相对轻松。二是结合真题学习单词,通览十年的真题,确保每个单词都熟悉。这种方式适合有一定词汇基础的同学,通过每日分析真题来记忆单词,更为轻松愉快,但如果词汇基础薄弱,可能会发现大部分真题单词都不认识,这同样会带来困扰。
五月至六月期间,每天坚持做两篇英语阅读。市面上有很多相关书籍可供选择,如《新东方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上册较易,下册稍难)和《张剑黄皮书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难度较高,超纲词多,但命题思路不错)。我个人使用的是这两本书,但你也可以寻找更符合你需求的资源。评价一本考研阅读理解书的质量,关键是看它考查的知识点是否全面。在这两个月里,你还可以尝试一些真题,了解命题趋势,并探索各种学霸的学习技巧。
七八月是关键时期,开始深入研究历年考研真题,强烈推荐《张剑考研英语真题黄皮书》,尤其是其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同时,对于翻译,找出自己的不足并记录那些你觉得精彩的句子结构,以备日后用于写作。这个过程可能耗时三小时,会让你感到疲惫,但效果显著,既能提升阅读能力,又能加固翻译和写作的基础。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材料科学基础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形变、凝固等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点虽然看似独立,但实际上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材料科学的理论框架。我在学习过程中,凭绘制思维导图,将各个概念串联起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
深入理解晶体结构。晶体学原理是材料科学的基础,了解不同类型的晶格、晶面指数和布拉伐格子等内容,能帮助预测和解释材料的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质。理解点阵常数、晶胞参数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材料性能也至关重要。我建议使用模型来辅助理解,例如制作简单的水晶模型,这样直观地看到不同晶系的区别。
再者,熟悉相图的应用。相图是材料科学中的重要工具,它预测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材料的相态变化。我习惯凭做大量的练习题来理解和运用相图,尤其是理解三元相图,这是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至于扩散和形变,这两个部分涉及到微观粒子的运动和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理解扩散机制,如Fick定律和扩散系数的计算,以及形变的弹性、塑性及韧性等方面的知识,需结合实验和实例来深化理解。
凝固过程的理解不能忽视。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结晶、晶粒生长等多个步骤。理解凝固理论帮助优化金属、陶瓷等各种材料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