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统计学院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资料:肖老师的全套书+《风中劲草》复习时间:前松后紧,尤其到12月份,政治花的时间一定要多,我的政治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因此我就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方法,想考个比较高分数的,政治的复习分成三轮:第一轮:看一章《精讲精练》,做相应的1000题,这一遍一定要细一定要慢,要保证自己看懂,看透,我是跟着老师学的,所以精讲精练是略看,1000题不要直接把答案写在书上,写在一张白纸上,错的多了也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要分析透彻。再看一遍《精讲精练》 看自己之前有标注的,在做一遍1000题,注意错题的分析。给《风中劲草》列框架,一边看一边列出框架,这本书非常的适合背诵。并做《讲真题》这本书,做历年的真题。第二轮,背诵,花式背诵,我这部分没有做好。第三轮:最后阶段,肖八肖四出来之后,大家就买来做就好,做完之后要把这两本全部背过包括选择和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我已经通读了一遍高等数学教材,又看了一遍全面复习书籍,并完成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练习,但说实话,我只是大致浏览,几乎没有独立完成过一道完整的题目,这让我感到非常懊悔。接着,我开始了深入的学习,从高数入手,每次掌握一个概念后,都会通过大量习题来巩固。关键是要能自我提炼出常规的解题策略、解题窍门、重点考点以及经典题型,这对提升解题速度非常有益。我的主要复习资料就是全面复习书籍加上历年真题,这两部分我大约重复做了四到五遍。如果你们的时间允许,临近考试时可以尝试几套模拟试题,不必追求太多,因为模拟题通常比真题难度高,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关键是理解和适应解题的思维方式,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常见的模拟试题集有李永乐的6+2、张宇的8+4、合工大的5套卷等...
考研英语方面:
坦率地说,提升英语水平在考研的所有科目中可能是最费时费力的,因为它测试的是个人长期以来的语言素养。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达到及格标准并不遥不可及。每个人的英语基础和复习程度都会直接影响所需的分数。阅读和写作无疑是英语学习的核心。初期复习时,我们有充足的时间专注于阅读训练,所以我认为上半年应将更多时间投入到英语学习上;而进入下半年,学习强度可以逐渐降低。如果考生前期词汇量不足,首要任务便是积累词汇。我不建议单纯依赖单词书籍,因为其中的词义可能并不符合考试需求。我倾向于通过阅读和翻译文章来学习单词,每当遇到生词,就应及时记忆并理解。在翻译和阅读过程中,目标是熟悉每个单词、理解每个句子结构,并了解每个选项的含义。开始时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初期复习应重视质量而非速度。对于写作部分,需要积累一些优秀的句子模式,能力不足的同学可提前准备模板。至于完形填空和新题型,它们都有特定的解题策略,通过深入研究历年真题,每位学生都能发现解题的窍门。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统计学涉及大量的术语和公式,如均值、标准差、概率、置信区间等。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统计学的骨架,必须牢固掌握。对每个概念,不仅要定义,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应用场景。例如,均值代表数据的整体趋势,标准差则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实战应用是提升的关键。理论知识需凭实际问题来检验和深化。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的数据分析问题,比如预测销售、评估模型等。R或Python等编程语言是很好的工具,它们能帮助实现统计模型,直观地理解结果。人大统计学院的课程往往会有案例研究,这也是锻炼的好机会。
再者,统计推断是统计学的核心。假设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ANOVA等都是重要的知识点。理解这些方法的工作原理,并学会正确选和使用它们,是考试中的重要得分点。线性回归和多元统计分析也是不能忽视的部分,它们在处理复杂关系时非常有用。
要关注统计学的新发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现代统计方法逐渐崭露头角。虽然不是所有考试都会涵盖这些内容,但了解前沿动态会增加竞争优势。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以检查自有的理解和进度。积极参与讨论,向老师和同学教,这样既能巩固知识,也能开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