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教育学部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七月底开始了政治学习,大致分为三个时期。首期是从七月下旬到九月底,主要是全面梳理各个科目的基础知识,通常每堂课后会有少量练习题,我倾向于先自行尝试,随后听取教师的解析来加强理解。在这个阶段,也可以同步进行《1000题》的练习,听完一个单元后配合《1000题》来巩固记忆,因为政治知识点繁多且大多数考生初次接触,很可能前一天记住的内容第二天就会遗忘。通过解题,也能更好地识别出关键考点和易设陷阱的部分。首次做《1000题》时不建议直接在书上写答案,以免影响后续的答题。我个人的习惯是,在纸上记录答案,核对后在书上标记错误的题目,以便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挑选重点。这一阶段,我对政治的学习时间安排相对自由,通常在感到其他科目疲劳时穿插学习,注重理解性记忆,可作为大脑休息的科目。
十月份到十一月中旬是第二阶段,我依旧侧重于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点的强化,并结合使用《肖秀荣时政》。这段时间的日程更为规律,早上大约花费1到1.5小时重温讲义内容,特别是那些需要记忆的选择题考点。晚上则留出半到四十分钟,重新做一遍第一遍做错的题目,如果再次出错,需要剖析原因,专注记忆涉及的知识点。经过这两轮,对选择题的掌握应该会有所提升。此阶段还可以融入《肖秀荣时政》,闲暇时翻阅几页,书中的重点内容会用黑体突出,其余部分有助于深入理解。时政书附带的选择题最好做一做,因为这些题目按专题呈现,如同微型文章,可能难以抓住考点,通过解答选择题,能更清晰地辨认出考点所在。肖老师的时政题预测非常准确。
最后一个阶段,即十一月中旬到考试之前,主要精力放在准备大题,同时持续记忆选择题考点。大题部分没什么捷径,就是反复背诵,我主要背了肖四及部分肖八,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多背一些内容。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来学习英语,侧重于完成填空和阅读部分。每日的任务不在于数量庞大,重要的是适应真题的节奏并保持解题的状态。一直做到2016年的历年试题,大概在12月初完成,之后的半个月我选择了一些模拟题来做,目的是维持手感,防止技能退化。对于真题中的作文,我没有全部撰写,而是挑选了几个典型题目进行了练习。我的书写基于高中时期练就的英文打字样式,所以没有特别去训练书法,不过字迹欠佳的同学可以通过临摹字帖迅速提升,英文书写并不难,效果也很明显。至于词汇,我没有借助单词书,因为之前备考托福时,我采用过《17天搞定GRE单词》的方法集中记忆过托福词汇,所以在考研期间我只是每天持续复习以保持对单词的熟识度,每天大约记忆500个。我对背单词的经验就是:一次大量,多次重复。如果有人觉得记单词困难,我会极力推荐你们看看《17天搞定GRE单词》这本书,并遵循书中的策略。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和准确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这意味着你需有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理解。我建议你尽早开始复习,每天分配一定的时间来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目,构建起全面的知识框架。
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并能应用基本的教育理论至关重要。比如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念等,这些都是常考点。不仅要概念,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教育思想。
中外教育史的学习,需对各个时期的教育制度、重要人物和事件有清晰的认识。我建议制作时间线图表,帮助记忆。关注历史背景,理解教育变革的社会影响。
教育心理学部分,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学习动机、教学策略等内容。这部分需结合实例进行理解和记忆,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情境相结合,提高理解深度。
教育研究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掌握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基本步骤,理解各种研究设计的特点,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多做案例分析,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我会定期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历年真题的练习也不可忽视,它们帮助你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重点。每次做题后,都要认真分析错误,找出知识盲点。
找到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保持积极的心态也很关键。遇到困难时,别忘了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他们可能是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