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气象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全面分享】中农大气象学考研全攻略:资源与环境学院高分秘籍大公开!

中国农业大学气象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9月中下旬才开始政治的复习,原谅理科生的我基础太差,用了好久仔细看了一遍肖秀荣的详解,还是看的云里雾里的,像大多数前人一样,我也不推荐大家过早的开始复习政治,和英语不一样,政治前期其实不需要那么多死记硬背,大概知道个主线就好,但最晚9月也要开始了。然后我便开始进入了刷题状态,通过题目记背知识点其实就基本足够了。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那些老题库的东西用处并没有那么大,所以时间还是要合理运用。我把肖1000,风中劲草以及大纲的选择(尽6000题)都刷了两遍,错题又刷了1遍。再加上后期各种押题卷,肖4肖8,任汝芬,阮晔什么的我也都做了,但是真到战场上你会发现还是有疏漏。总体来说,你应该做的是,基础,找一两本基本就够了,千万别太多浪费时间。然后紧跟当年的政治报告!说三遍!!!最后大题背题为主,答题方法为辅。在这我分板块给大家梳理一下:马哲 理解为主,概念最重要 我报了班,有老师带我。选择主要是以理解概念和原理为主。大题方面,给大家的建议是,把大点能背的都背下来。也并不多,而且都是一些套话,比较相近,每年就考这些,。而且这道题应该是拿分点,争取不要丢分。大家大题的复习往往都是最后一个月狂背各种押题卷,但是你到时候会崩溃,因为太多,又时间太紧,所以建议大家还是把哲学早早背完,会轻松很多。答题时,先写原理再分析材料,几道题书写基本都是这个套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找不准原理,那怎么办?多看题肯定有用,去挖关键词,找出题人的提示点和题眼。再有一个就是刚刚说的,再去审视下原理的概念,或许你就知道为啥你说的这个原理不适合这里了。
考研数学方面:
就这样持续到九月中旬,我完成了660题的练习,并重新梳理了整本书的知识点。之后,我开始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早上8:30到11:30)来演练真题,选用的是张宇的30年考研真题集。由于期间偶尔因学校事务中断,直到十月底我才勉强完成第一轮真题训练。紧接着,我又重温了这30年的真题,从中受益匪浅。此外,我还尝试了合工大历年的模拟试题,但由于感觉难度较大,只做了大约十几套。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应该在这些模拟题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是暑假前先从单词开始的,对于单词在真题中出现的频率要有了解,根据这个背单词学起来感觉也很有效率,暑假开始做的阅读,基本上是每天下午都会拿出时间来复习英语。阅读很重要,一定要反复做,然后自己整理思路和不会的单词什么的。我是英一英二都做了,其实个人感觉难度差不多的,英语资料我用的是陈正康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到了十月份左右,我买了唐静的翻译开始做,感觉这本书对我还是挺有帮助的。作文我是用的王江涛的,每天背一篇作文然后默写,后期自己整理了一些框架,老师给润色了一下就可以用了,考试还是比较节省时间的。我觉得英语部分不需要任何阅读资料,只需要20年的阅读真题就可以了。我阅读做了7遍最后都不能保证全对,一定要把每个句子每个选项都琢磨透,弄懂出题人的出题思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气象学,需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大气物理学原理,包括气体定律、热力学、辐射平衡等。这些理论构成了气象现象的基础解释。特别是热力学,它是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的关键。流体力学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帮助理解风的形成和运动规律。
在实际应用层面,我会建议大家重视气象观测数据的理解和分析。熟悉各种气象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方式,如气象雷达、卫星图像等,这对理解和预报天气至关重要。熟练使用气象软件,如GRAPES、WRF等,能帮助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提升对气象现象的理解。
气候学的学习则需更宽广的历史视角。要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构成,包括大气、海洋、冰雪、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历史的研究,比如冰芯记录、树木年轮等古气候证据,能了解过去的气候变迁模式,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凭阅读教材和学术论文,不断深化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参与实验室项目或实习,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与同学和导师的讨论也是非常有益的,不同的思维碰撞常常能激发新的理解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