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福大石油化工学院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福州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用过早复习,第一阶段,我从八月份开始,买了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从马原开始学,刚开始是很难的,哲学、资本主义原理这一部分很难理解,老师讲的还不错,会举很多例子理解上没啥问题。第一遍的时候不要刻意去背或者记什么,看完精讲精练去做1000题,用铅笔做。第一遍看下来大概花了一个半月。第二阶段,我从十月份开始转入第二遍复习,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又看了一遍精讲精练和1000题,把所有的错题知识点用陈述句的形式抄写在笔记本上,重点翻看。同时老师带着进行了毛概相关会议和史纲时间轴等的梳理。第三阶段,十一月份的时候,肖秀荣出了一本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个人觉得信息量还是挺大的,每天晚上都会看,大约两个小时,同时开始做真题。第四阶段,十二月份出了任四、肖八,这时候的选择题感觉跟1000题的风格不太一样,很有做真题的感觉,仍然把错题用陈述句的方式记录在笔记本上。肖四非常重要!!大题会有原题,大家一定要仔细看看。我是从考前两周才开始背问答题的,个人觉得试卷上的答案不太好组织,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线,是可以看之前说的考点预测中的问答题,整理出主线和自己喜欢的答题模式。老师最后会出很多答题模板,他那种答题思路也可以借鉴。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高数的过程蛋是好疼的,因为有的部分根本看不懂,就学了一些很有用的结论,或者是关于做题方法类型的,或者是对于课本定理的理解加深的,我把这些都抄下在笔记本上,过个三五天,把具体题解忘了后,再试图用这些方法做这些题,不会做又继续看,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完全会做了为止。完成这个过程后,全书第一遍就感觉无压力,很轻松做得。课本有些例题和课后习题里会证明一些很有用的结论,这些结论在做题的时候很有用很方便,因此特别注意记忆。最后花了快两周的时间做了660题,因为那个时候主要在攻专业课,考试时间也快到了,一天也最多只能做两三个小时,所以比较仓促,没有很好地反思总结,没有达到做的目的。真题一天一套,也是因为时间来不及了。不过有前面很扎实的基础,完全不虚。因为前面反复做题,大部分题是很熟练的,所以做起真题等各种题的时候是可以很快的,考试的时候完全可以做完。
考研英语方面:
我只说一个做题小技巧,大家做题,一般会有这种感觉:有两个选项很容易排除了,还有两个犹豫。这种时候特别容易做错。我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在核对答案前,对每个拿不准的选项,把想选它的理由,总结出来,写在纸上。在总结过为什么选这个选项后,再核对答案。然后再来看,哪些理由站得住,哪些站不住,由此总结出正确答案具备的一些“因素”。当一个选项具备2-3个站得住的“正确因素”时,那它往往比另一个只有1-2个“正确因素”支撑的选项更容易是正确答案。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基础是一门涵盖化学工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过程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理解并掌握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定律,这是理解所有化工过程的基础。比如,如何应用Le Chatelier's Principle预测系统在外部条件变化下的反应平衡移动,或是理解Gibbs自由能与自发性反应的关系。
流体力学和传质传递是化工基础中的重要部分。掌握流体静压和动压的概念,以及流动、混合和分离过程中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的基本原理。对传质传递,要理解扩散理论,特别是Fick's Law和Stefan-Maxwell方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浓度分布和传递速率的问题。
再者,了解和掌握单元操作,如精馏、吸收、干燥、蒸发等,这些都是化工生产中的常见过程。每个单元操作都有其特定的操作条件和设计参数,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关键。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最重要的。理论学习时,多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和理解。凭做练习题来巩固知识,尤其是那些需计算和分析的应用题。我还建议找到一些真实的化工案例进行研究,这能帮助你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应用。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有帮助。你与其他同学一起复习,互相提问,这样既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从他人的思考中获得新的启示。可能的话,找一位导师或教授指导,他们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