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全攻略: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高分上岸秘籍大公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后期小草+模拟题+背肖八,首先每天两套模拟卷的选择,先做的肖八,然后做了一些市面上买到的模拟题,因为肖八今年的题目好多是1000题和时政册子里的,所以做完分数比较高,平均42.43的样子,但是做别家的模拟就各种不顺手,也不知是别的卷子出的太偏还是自己不扎实,在连续的几套35分左右之后我就放弃了题海战术,开始回归知识点,看小草和肖老师的知识点背诵小册子(小草是本好书,然而我到最后都没看完,可惜了)。这段时间我还背了些东西,主要就是肖八和20题,肖八连读带背每天半套,用了半个月时间好歹过了一遍。
考研数学方面:
虽然今年题目比较难,但是高分的也大有人在。我从四月份开始学习,并做了两本儿在我心目中最珍贵的笔记,基本上是每天都会拿出来翻看。然后我开始做李永乐老师的全书,上面的题型都是比较经典的题型,刚开始做可能会感觉比较吃力,但是当你真正投入进去,你就会渐入佳境~一开始感觉做题做特别慢。有时候错多的时候也会感到很气馁,但好歹还是坚持下来了。尤其是当看到做完两本习题之后,成就感还是非常大的。从十月份儿开始做历年真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从八九年到一二年的真题,留下了几套做为以后的模拟考场用。二刷真题时我用了宇哥的真题大全解,二刷结束后就开始了做模拟题,我做的模拟题有合工大五套卷,宇哥的八套卷,李永乐老师的6+2。到后期基本上是每天上午拿出三个小时来模拟考场做题,第二天上午来批改整理,错题还是挺有价值的,要多多温习。其实对于学数学来说,最百听不厌的就是多做题,你做题多了水平自然提高,巧合的是最终我的考研成绩和我的宇哥八套卷四套卷平均分是基本一致的。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初步阶段,我会专注在背单词上,平均每天投入2到3个小时。当英语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积累了足够的词汇量,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实战演练——做历年真题。做真题的主要好处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多次练习,我们会发现很多单词在阅读中频繁出现(多年真题对比就能看出一些高频词),这有利于我们抓住关键词汇;二是需要深度剖析试题的设计思维和角度,只有多做几次,才能逐渐领悟其中的奥妙;三是真题能让我们感知难度,据此调整复习计划,特别是近年的题目更为重要,因为大家都认为考研英语颇具挑战性。对于如何复习以及需要多少时间,这些都应根据个人的英语水平来决定。清楚自身的起点,了解与目标的差距,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路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动力学A的基础知识包括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如库仑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环路定理等。这些基础定律是理解电磁现象的核心,必须扎实掌握。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加深对这些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动力学的基石,它将电磁场的变化规律以四个简洁的微分方程式表达出来。理解和运用这些方程,需一定的数学功底,特别是偏微分方程的知识。我在学习时,会结合实际问题,比如电磁波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去推导和解析麦克斯韦方程,以此提高我的分析能力。
再者,电动力学A中还包括了电磁波的性质、电磁场的能量和动量等内容。这部分理论性较强,但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例如无线通信、雷达探测等。我会尽量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这些理论的意义和价值,这样既能提升我对知识的兴趣,也能帮助我在考试中更好地回答应用类题目。
电动力学A中的量子电动力学虽然不是考试的重点,但它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入理解微观粒子的行为至关重要。我会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或论文,尝试去理解这个领域的前沿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课本,我还参考了一些经典的电动力学期刊和教材,比如Jackson的经典电动力学,以拓宽视野。我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研究,凭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