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历史系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厦门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高中政治底子相对扎实,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对于理科生来说,参加基础课程可能会有所帮助;文科生如果想要确保稳妥,可以选择报名冲刺预测班。理科生可开始阅读那本详尽的《红宝书》,它包含少量真实考题,但由于出版较早,时事信息不多,仅适合作为入门教材。基础较好的人则推荐使用《考点解析》。在政治学科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是最难的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重点,内容繁多,需要反复研读。对于练习题,肖秀荣的《1000题》及后期的《八套卷》和《四套卷》是很好的选择,多做几遍就能巩固知识。关注考试时间表,当第一轮复习完毕并开始第二轮时,就可以着手做《1000题》(暂时忽略主观题)。每学完一章做一章的题,题目涵盖的基础知识很全面,特别要注意多选题,出错是常态,如果选择题总体得分超过30分,就已经相当不错了。首先集中精力做好选择题,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在最后的两三个月里,开始准备大题并背诵(具体时间自定,至少要背诵两到三遍),可参考《考研政治疯狂的押题》,其中有许多有价值的题目。平日要留意最新时事,特别是重要会议和重大事件,肖秀荣的《命题人形势与政策》对此很有帮助。接下来,你可以做一些预测卷,如石磊的预测卷,主要做选择题,快速浏览关键知识点和老师们预测的重点。当然,肖八和肖四是必须背诵的,如果时间紧迫,至少要记住肖四的大题,去年他命中了几乎所有的大题,即使没猜中的也能提供答题思路。如果可能,熟读甚至背诵肖八更佳。
考研英语方面:
如果还有时间,想要额外拓展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你可以在刚刚开始复习(如果你复习时间比较早)的时候拿一些原版的短篇小说or经济学人等英文期刊的文章来读,主要是读懂、认识高频词汇。我当时二战用的是《华研外语》的真题,里面有一本40篇的经济学人的截选,因为我对于经济类和科学类的文章比较薄弱,所以先拿那个看,看了有20篇左右。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不仅要求掌握中国古代到现代的历史脉络,还要理解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对这一科,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起清晰的时间线和历史框架。你凭绘制时间轴或者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各个历史阶段的关键事件、人物和变革串联起来,这样有利于记忆和理解。
深入阅读经典文献和权威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厦门大学的试题往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非死记硬背。比如,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等都是很好的参考资料。阅读学者的研究论文也能帮助你把握学术前沿,深化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再者,多做笔记并进行归纳整理。每读完一段历史或一个专题,尝试用自有的语言概括其核心观点和关键细节。这不仅能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也有助于你在答题时形成独立见解。
历年真题的练习至关重要。厦门大学的历史学基础试题往往有较强的综合性,需你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凭对历年试题的分析,了解学校的出题风格和偏好,从有针对性地复习。
我强调的是持续思考和讨论。历史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是对过去的解读和反思。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定期交流学习心得,甚至进行模拟辩论,这些都能激发思考,提升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