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武大纳米科技考研全攻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高分上岸秘籍大公开!

武汉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使用肖秀荣的政治复习资料通常能取得不错的分数。全面采用他的教材,如精讲精练、1000题、历年真题解析、肖八及肖四,是备考的常见选择。风中劲草的资料同样值得推荐。今年的大题部分,肖秀荣的四套卷涵盖了所有内容,题目并不陌生,大部分考生都已经熟记于心。然而,选择题部分今年难度提升,给考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多选题,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训练。进入11月和12月,各类模拟试卷和预测卷纷纷上市,我购买了许多并完成了其中的选择题部分。至于大题,只需重点背诵肖秀荣的四套卷和八套卷就足够应对考试。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从三月份到四月底专攻高数课本,课后习题很重要,把例题和课后习题做好后高数基础就算不错了,当时我没重视课后习题也导致后来练习真题的时候屡屡碰壁。高数资料我用的是李永乐的全书的高数部分,线代和概率论没看教材,概率论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有点难度(大二的概率课没有认真听)但如果学进去了就觉得是最简单的部分。把上面介绍的资料做了三遍之后(买全书的时候附赠了一本配套练习我也做了一遍,这个不做也行)就到了十月底中,从十月中到十二月初专攻真题,我做了将近20年的真题,最好每天一套,看着时间做,一定要训练做题速度,把不会的或者不确定的标出来,最后对照答案批改得出分数,并把不会的题目所涉及的全部知识点对照着之前的资料再复习一遍,所有的真题做完一遍之后然后再做第二遍。注意留着近两年的真题在考试前几天练手,12月之后最好再把之前的基础部分的定义笔记啥的重新记一下,有能力的可以做模拟题,我用的是张宇的最后四套卷,这个难度挺大的。另外,我也买了660题,里面全是选择和填空,但是做了一点儿觉得太难就放弃了,因为实在是没时间,建议11月份之前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做一下,对选择填空帮助很大。着重强调一遍,一定要打好基础,别急着做真题,大纲上要求的知识点必须必须全掌握了,千万别漏掉任何一个,哪怕你觉得不可能考的,这是血的教训。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我是从暑假开始的,每天2篇,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黄皮书用完我就开始刷真题了,从03-18的真题刷了两遍,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这一点很重要哦)。作文部分我是从十一月份中旬开始的,最初是背了王江涛的十篇五星级真题作文。十二月初每天写一篇作文,随便找个话题就要提笔写,写前两篇真的痛苦死了,在第四篇左右,突然开窍了,最初背的十篇文章突然起作用了,自己可以各种融合曾经背过的文章,也会句式变换了,在考场上,我没有任何的模板,但是真的做到了提笔就写,滔滔不绝。也因为作文这部分,稍微拯救了我的英语总分。所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要自己真的像考试一样写作文,写作文,写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关键。“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材料性能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些看似琐碎的概念其实构成了整个学科的基础,对后续深入学习至关重要。例如,理解晶体的晶格类型和空间群,掌握不同晶体缺陷的性质和影响,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熟悉并能应用相图分析是另一个重要部分。你需理解如何从相图中解读出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相态变化,并能够预测其性能。了解不同合金系统的相图特点,如铁碳相图,这对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再者,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也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需理解各种强度理论,熟悉应力应变曲线的解释,以及掌握材料的弹性、塑性、韧性等特性。对热膨胀、比热容、热导率等内容的理解也不能忽视。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实践”的三步法。首先是理解,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尽量理解每个知识点背后的原理。是记忆,将关键概念、公式和图表熟记于心。是实践,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以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凭解题深化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复习过程中,尝试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有助于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参加讨论小组或找到研友,共同探讨难题,互相答疑,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