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首师大化学系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个拼记忆的科目,建议在8—9月份之间开始,我的政治是从8月开始复习的,刚开始看的去年的考试大纲,配上肖秀荣的1000题,边看边做。9月份考研大纲出来以后由于改动较大就重买了本。再翻看了几遍用荧光笔划出重点。把配套的练习选择题做完了把错题知识点在书上标出来重点记忆。到了11月份就做各种模拟题,肖8,肖5,任4,蒋5,20天等等,同时背《风中劲草》,到考前背了差不多五遍吧!一定要滚瓜烂熟!记忆的诀窍始终是重复!如果时间允许,尽量多做押题卷,只做选择题,大题浏览就好。因为政治出题都是与时事相连的,出的卷子基本都会囊括主要时事的,肖4,任4,蒋5要背!(只要记住答题点就好,其他自由发挥)。政治主要是后期复习重点,前期不需太注重。
考研英语方面:
张剑的历年英语真题解析,也就是俗称的黄宝书。如果你也是处于想把英语拾起来找点感觉的话,那我推荐你需要找一本不是很难的阅读资料,不需要太深究,做一做,看看答案,但是一定要看一下解析,看一下错误原因。我当时是用的考试虫的阅读,他每个单元有四篇阅读,一篇新题型,前3篇阅读都是简单类,最后一篇是较难。也谈不上好还是不好,就只是一个练手的过渡期。至于张剑的150篇,我是不怎么推荐的。我自己是买了那个基础训练篇,题目设置逻辑倒是和真题有一点点像,可是经常会有答案很难说服人,所以我做了几个单元就没做了,他的那个提高篇,据我同学做的状态来看,就是各种考生词。。。我在八月份的时候开始做的真题,是从1991年开始做的吧,也算是那2000年之前的当练手,毕竟他比市面上的资料靠谱。先是做一遍,看一下正确率,然后带着看一下错误选项的原因。然后一直做到了2002年。然后就是倒回去做第二遍。我的过程是这样的,一句句翻译,自己现在原文上面可是大略的写一下意思,然后对照标准翻译,在订正。这个过程其实挺耗时间的,但是有它的好处。在才开始翻译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句序什么的甚为痛苦,可是静下心来,翻个几年,你将会有大收获。还能练翻译,就不需要特地挪时间练翻译了。我在把1992-2002翻了一遍之后,再去做2003-2008,过程和上面一样,可是明显在翻译的时候容易多了,特别是到2005年之后,几乎不用怎么多写,只需要把一些长难句写粗来,而且翻译的正确率上去了,做阅读看答案也好理解多了。我是特地留了最后三年没做,想要最后一个月测评的。这一遍做完,你会发现第一遍做的答案自己完全没有印象,所以放心大胆的做真题吧。在第二遍的时候,还有一个大任务就是分析题目,正确选项为什么正确,错误选项为什么错误,是什么错误。同时也要分析文章结构,分几段,每一段主要讲什么。这一遍做完后,就开始做第三遍,文章大略看一下就很容易有框架了,继续做。其实,要是认认真真每天进行这些工作,在家上背单词,其实做完这些的时候时间不是很多了。所以早点做真题是没有关系的!最后一遍我就是读真题,大声读粗来,一边读一边想着文章结构,就会有很大的阅读的感觉。最后一点就是,在最后一个多月主攻作文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放掉阅读,因为那个时候怎么的怎么的对真题也比较熟了,再不济每天也得读个一两年的真题。我的这个准备过程是比较耗费心力且短期没什么华丽提升的,但是从身边同学和我的准备和最后分数来看,还是有点效果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有机化学,这是一门需深入理解反应机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的科目。我认为,掌握官能团的性质及其反应规律是基础。你需熟知各类取代、加成、消除反应,以及氧化、还原、重排等复杂过程。立体化学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建议你多做笔记,将每个反应类型整理清晰,并凭绘制反应路径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定期回顾和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反应序列,只有凭实践真正掌握。
接下来是物理化学,这门课涉及到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结构化学等多个领域。热力学三大定律是核心,理解状态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则至关重要。动力学部分,要理解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的意义,能够计算反应速率和半衰期。电化学中,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Nernst方程的应用是重点。结构化学则需对量子力学的基础有所了解,特别是分子轨道理论和VSEPR模型。在复习物理化学时,我建议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比如如何利用学到的知识解释日常现象或实验结果,这样会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在备考期间,我坚持每天定额的学习时间,早上阅读教材和笔记,下午做练习题,晚上复习和预习。遇到难题,我会积极寻求解答,无论是查阅资料还是讨论小组,都能帮助我深化理解。我也重视定期自我测试,模拟考试环境,检查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