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设计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首师大美术学院设计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首都师范大学设计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从7月下旬开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月下旬开始至9月底,把各科的知识点过一遍,一般每节课后会有少量习题,听课时可以先自己做,然后再听老师讲解加深印象。同时,这个阶段可以《1000题》也可以加进去,听完一个单元后可以配套《1000》题巩固,毕竟因为政治记忆的点太多,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又都是初次接触,很容易出现昨天刚听过的知识点今天就忘记的情况,而且通过做题,也更容易把握哪些是重点考点或者容易设陷阱的点。建议第一次做《1000》题不要把答案写在书上,这样可能会对第二次做题产生干扰。我的习惯是,每次做题把答案写在纸上,对过答案后把做错的题号用笔在书上标注,以筛选出第二个阶段要做的题目。这个阶段我对政治的时间安排比较灵活,一般是在学其他学科学累的时候穿插政治,这个阶段重点是理解性记忆,不太费脑,可以作为调节性的学科。10月至11月中上旬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我仍以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点的巩固为主,并辅以《肖秀荣时政》。这个阶段的时间安排比较固定,一般早晨拿出1至1.5小时温习讲义知识点,重点复习需要记忆的选择题考点。晚上拿出半小时至四十分钟,针对第一轮的错题再做一遍,如果依然做错,需要分析原因,找出这道题所考的知识点,着重记忆。这样两轮下来对于选择题会有一个不错的掌握。此外这个阶段可以加上《肖秀荣时政》,学累的时候看两页,书中对于重点会有黑色加粗标注,其余部分是帮助理解。对于时政书后面的配套选择题最好做一下,因为这本时政是以专题形式进行介绍,每个专题就像一篇小文章,容易让人抓不住考点,看了后边的选择题,就会比较了解哪些地方是考点。肖大大对于时政题的把握还是很棒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从11月中旬到考前,主攻大题,辅以选择题考点记忆。大题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背背背,我主要背的肖四和部分肖八,有余力的话可以多背些。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备考过程中,看了很多大神的经验帖都说真题刷了多少多少遍,以至于最后看到文章第一句话就能把选项倒背如流怎样怎样。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吧,这种刷题的方法不见得适用于每一个人,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我提一个比较独到的方法吧,新题型有一种是选小标题,毫无疑问,这个是从雅思里学来的题,雅思考这种选段落小标题已经好多年了,要训练的话,去借一本雅思阅读的题来,只做这种题型,花不了太单词;我用的考研单词书绿皮的乱序版很厚很沉。。书里面分55个list,我就每天背一个list,用不了很长时间,就一个小时左右,背完一整本之后真的超级有成就感,当然最好能多背几遍。考研单词不要求拼写,认识就可以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外设计史是一部视觉艺术的发展长卷,它涵盖了从古代文明到现代设计的演变历程。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梳理各个时期的设计风格及其社会背景,例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设计,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影响,以及工业革命后现代主义的崛起。理解这些历史脉络,有助于把握设计的变迁规律。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也是考试的重点,如包豪斯的约翰·伊顿,他的理论对现代设计教育有深远影响。
设计概论则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涉及设计理念、原则、过程等核心概念,需具备批判性思考能力。我建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比如学习“形式追随功能”这一原则时,对比分析不同设计作品如何体现这一理念。了解并掌握设计批评的方法,对理解和评价设计作品至关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是广泛阅读。除了教材,还参考各类设计史书籍和学术论文,拓宽视野。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手段,尤其是绘制时间线或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复杂的知识点。讨论和实践同样重要,参与小组讨论,或者尝试自己设计一个小项目,都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在备考过程中,我还发现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价值。凭反复练习,不仅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还能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节奏。定期回顾和整理所学,也是巩固知识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