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程科学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建议:我的政治考的也不算高,所以只能向大家介绍一点基本的经验,想要考 75+,80+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单科大牛的经验贴,每年都有 80+甚至 90+的大神。我政治花的时间不多,是从 9 月中旬开始的,先过了一遍精讲精练,我没有看教育部出的那本大纲,内容太多,就放弃了。然后开始刷 1000 题,刷了 2 遍,把错题都标注出来,连续两遍都错的画上重点标志。这时候差不多到 11月了,等到风中劲草出版就买进来开始看,风中劲草将考研政治众多知识做了精炼和提纯,对于后期抓重点有很大帮助。看完之后再可以刷一遍 1000 题,把之前的错题重点记忆。12 月份以前都是以选择题为主,大题可以不用准备。到了12 月,各种模拟题会纷纷出版,代表性的就是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八套卷也是用来复习选择题的,大题可以不用看。四套题则是需要把大题全部背下来的,今年肖大神在四套卷中基本上把所有大题都押中了,所以四套卷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几乎是考研必备。如果你这时候还有多余的时间的话,可以适当补充其他老师的押题材料。
考研数学方面:
在二战期间,我对自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要体会如下:首先,我过度沉迷于刷题的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当初面对模拟题和真题,我只是匆匆完成并简单核对答案,偶尔错题也只是草率扫过便继续下一套,表面上看似勤奋,实则根基不稳,犹如建在沙上的城堡,经不起真正的考验。其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我并未充分认识到。在二战复习中,我发现自己的许多概念理解并不清晰,稍有复杂的设定,我就容易陷入误区。最后,我设定了过高的期望值,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数学一门科目上,这使得我在数学上的压力巨大,投入过多的时间。一旦考试出现意外,心态立刻崩溃,结果满盘皆输。因此,切记不可孤注一掷,将所有重量级放在某一门课程上。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主要包括记忆词汇、研习真题和撰写作文。关键在于持之以恒,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如拿起一本厚重的教科书却只能看上几页就放弃。除真题外,不推荐做其他练习题,因为题目的风格差异显著。重心应放在精读上,反复研读,深入理解每一个错误选项的根源,同时探究正确答案为何正确,自行总结解题策略。你会发现,其实很多题目都有其规律可循。至于作文,最好尽早着手准备,我将一个月的时间留给作文,结果发现过于紧张,未能背诵完整个历年作文库…这在考试中可能拖了我的后腿。王江涛的作文书是个不错的选择,里面的范文质量很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光的基本性质是工程光学的基础。需深入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掌握光的传播规律,如直线传播定律、反射、折射等基本原理。对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是光学实验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工具。
透镜和光学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是工程光学的重点。透镜成像理论,包括薄透镜公式、像差理论,以及如何凭组合不同类型的透镜来优化光学系统的性能,这些都是需熟练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这部分时,多做实例计算和画图分析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再者,光纤通信和激光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光纤,需了解其结构、传输特性以及损耗和色散问题;对激光,除了它的产生原理,还要理解激光器的工作模式和调制技术。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非常有效的。除了课本知识,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和参考书目,深化理解和拓宽视野。动手做实验,模拟或设计光学系统,能更直观地感受和掌握光学原理。定期复习和做题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巩固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有帮助。一起探讨难题,分享学习心得,这样既能激发学习兴趣,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