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清华工程物理系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清华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需要太早准备,晚一点集中突破效果会更好。政治也是整个考研中最轻松的科目,大家没必要过分担心。关注了肖秀荣以及他的考研系列丛书(精讲精练、1000题、肖8、肖4、时事总结),认真刷题,在后期把肖8肖4的大题答案背诵下来,要过线不是问题。甚至可以考高分,我觉得除了过了一遍精讲精练之外,很大部分归功于我听了老师讲课和做了好几遍的1000题(第一遍答案写在作业本上,第二遍还是写在作业本上。第三遍才开始写在书上,第四遍只看错题)以及使劲背诵肖8与肖4,我们那一年的考的几道大题,基本上全在最后四套卷子上体现了。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较好,只稍微谈一下数学的学习。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数学的成绩与学习时间是绝对挂钩的,方法固然重要,时间也很重要。考研数学并不可怕,绝大多数是基础题,考的是做题的耐心和细心。首先,我所用的资料比较多,考研上学期基本上重心全在数学,李王复习全书、二李复习全书、张宇36讲、张宇1000、李永乐660的一部分、真题、张宇四套卷和合工大五套卷。其中一部分我做了不下两遍,之所以列出来不是让大家跟我一样全做,而且有些人认为题不是越多越好,虽然我不太赞成这个观点。希望大家在做完课本之后能够选择合适的全书来巩固知识。其次,数学题海茫茫,保证了时间后,好的方法会事半功倍,对于数学来讲,总结非常重要,市面上很多书总结的很好,没必要自己非要做笔记,但无论用何种方法,记在脑子里最重要。最后,如果大家做完真题之后还有时间,一定要去做一下模拟题,不必太多,不必在意分数,做模拟的目的就是训练自己对新题快速应变能力,严格计算时间,因为坐整套真题的时候会发现都做过了,所以需要模拟题来训练自己,我极力推荐合工大五套卷,不是很难,比张宇四套卷易,比真题难,不过说起来今年的真题,个人感觉合工大的难度还是挺相似的。这些方法希望大家则其善者量力而行,选择合适自己的资料和方法。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记单词是最基本的。我正式复习开始得比较晚,但是单词是暑假里陆续开始记的,但是说实话,记了又忘,这是很正常的,所以需要不断重复,在阅读中积累也是很可靠的方法。我当时用的是何凯文的一本单词,每天一篇,到后期有些松懈,不怎么看了,一般是在手机上循环记忆查过的生词。这里推荐一个app,金山词霸,它又自动记录你查过的生词的功能,还可以循环记忆,我觉得挺合适在空闲时间看看记记。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背景。力学中的牛顿定律、能量动量原理是基础,热学则需理解分子运动论和统计物理的基本概念。电磁学部分,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核心,要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至于光学和原子物理学,则涉及到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以及量子力学的初步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对每一个物理概念,我都力求从本质上理解它的物理意义,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公式。例如,在学习电磁学时,我会尝试去理解电场和磁场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不是单纯它们的计算公式。这样不仅能提高理解和解题的能力,也能使学习过程更为有趣。
做题是检验理解的重要方式。我建议大家选一些经典的习题集进行练习,如费恩曼的《物理学讲义》等。每做完一道题,都要反思自有的思路是否正确,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定期回顾错题,分析错误原因,是提升的关键。
再者,实验是物理的灵魂。尽管考试可能不会直接考察实验操作,但实验精神和思维方式对理解物理至关重要。阅读一些物理学家的传记,了解他们的实验过程,或者尝试模拟一些简单的实验,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团队学习也很重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问题,互相激励,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