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财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准备的很晚,考试大纲发布以后才开始,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炼,1000题和讲真题。用1000题来巩固,这个过程也花了不少的时间,整个一遍弄完也到11月中旬了,然后就买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背诵,当时就开始了狂背模式,但后来证明这部分的时间全部都浪费了,先不说背了之后没记住多少,就是记住了,考试能用得上的也很少。到了后来八套卷和四套卷出的时候,买了这两套题,选择题全部认认真真做了,大题背了肖四,没背肖八,因为有很多重复的,而且当时我认为肖四是浓缩的肖八,事实证明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今年政治大题肖四全部涉及到,但答案是有出入的,但在我看来,能把肖四的答案都答上去,分数应该在平均水平以上了,而且全国所有的考生几乎答的都差不多,所以政治真正拉开差距的我认为还是选择题。至于选择题的话,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另外,习大大的各种讲话内容也要知道。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备考的关键冲刺期,每天务必完成一套完整试卷。首先,以张宇的真题全集为起点,计划在29天内完成首次练习。紧接着,大概需要20天时间来重温这套试题。随后,投入8天时间去做张宇的预测模拟卷8套。接着,第三次接触真题,但这次选择李永乐的真题解析,只做从2006年至2019年的部分,早期年份可忽略,估计需11天时间。最后,别忘了做张宇的最后4套卷以及合工大5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投入了不少精力,大约用了三个月专心致志地记忆词汇和阅读文章。红宝书的单词我反复背诵了两次,同时借助张剑的黄皮书来研读文章。尽管张剑的书中文章质量不错,但其出题模式与考研英语大相径庭,因此做不做这些练习题并不重要,正确与否也不必过于纠结。这样的学习节奏持续下去,每天大约复习三到四小时,直到六月中旬我才开始接触真题,选择的是考研1号系列,感觉相当有益。我坚持每天完成一篇真题,并在次日早晨背诵文章和短语,将2005年至2014年的真题文章几乎全部熟记于心。反思起来,我在英语备考中的最大疏忽就是没在最后阶段预留几套真题作为模拟练习,导致后期无新题可做,结果真题大致做了三遍左右。
对于作文部分,大约从十一月开始,我着手写作真题作文并背诵作文书中的范文。想要在作文中取得高分,首要条件是速度,确保在考试规定时间内流畅完成;其次,文章必须具备一定的英文文体感,避免给人直译汉语的感觉;再者,要有独特之处,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与众不同;最后,字迹工整清晰,争取给阅卷人留下深刻印象,赢得额外的分数。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员工、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你需深入理解并掌握诸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核心管理职能,以及决策理论、激励理论、沟通理论等相关知识。
案例分析是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凭阅读和分析各类企业管理案例,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例如,你分析一个企业如何凭有效的决策过程解决问题,或者如何运用激励理论来提升员工绩效。
再者,管理学是一个实践性强的学科,所以模拟练习也很重要。你尝试设计一份管理计划,包括目标设定、任务分配、时间管理和风险评估等环节,这样不仅能加深对管理流程的理解,还能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持续关注商业新闻和管理动态也是必不可少的。了解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比如数字化转型、敏捷管理等,不仅丰富知识库,也能你在考试中体现出对当前管理环境的敏感度和适应性。
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构建知识框架。管理学知识点繁多,凭建立自有的知识结构图,清晰地看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记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