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东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10月,每天1小时,做1000题第二次的错题,买了风中劲草(这是根据新大纲编的,精讲精练出的比较早所以可能有些地方和大纲不一样)。11月份:教材第三遍或者看肖老师的那本浓缩版教材。这个时候只看重点就好了,1000题第二遍,全部做,因为之前做对的题肯定有靠猜测的,这一遍是为了排查。时政差不多出了,每天安排时间看。12月份:半个月的时间把1000题中的错题做一遍,同时回归教材,八套题每天一套,争取吃透,尤其是选择每一套都很重要,八套题的大题可以不看。此时各个机构都会陆续出时政相关的练习,可以多做几套,真题中除了最后几道选择是纯考时政的,其他题目也会有所涉及。下半月20天20题和最后四套题差不多出了,背就行,不论大题还是选择,背的越熟越好。是的,只有这个阶段才要求背诵,所以一定要竭尽全力,一直背到考前就好了。
考研数学方面:
坚持以教科书为核心,每周覆盖一章内容,遇到篇幅较大的章节则分配两周时间。首先,选择一本本科教材,如同济或浙江大学的版本,精读并挑选部分课后练习题进行解答。同时,利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尽力理解每一题的解法。这个阶段可能会遭遇许多似懂非懂的难题,这时候需在困惑之处做好标注,待到下一轮复习时重点攻克这些难点。
考研英语方面:
整个复习过程我都是分块复习的,先复习阅读,然后新题型,然后完型,最后是作文。但一直没有完整的做过套卷,虽然每一部分能把握好时间,但考试当天完整的做下来时间就不够了,完型没有时间做,题都没看,全部是瞎蒙的,大家一定吸取教训,不要无故失分。最后客观题扣了一分,还有18分来自翻译和写作。个人认为写作占了绝大一部分,完型和翻译倒不用刻意准备,历年阅读文章需要研究。我的方法是,每天一篇,首先计时做完题目。然后逐字逐句翻译,我并没有写下来(觉得太浪费时间),就不会的句子在书中结合解析做出标注,不懂的单词也不要落下。如此研读大概需要两个小时,最后才是题目,错项和正确项都要分析,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关于写作,遥想那些个清晨,朗朗书声在教学楼顶盈盈绕绕,三日不绝……其实我对写作已经比较重视了,奈何没有学好方法论,背过的文章就好比解放西的美女,只是当时觉得很美,到了考场一个都没有想起。至于练字,我也试过,也有模有样,只是考场时间紧张,原形毕露。如果要练,一定要提高速度,让它成为你的日常!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生物信号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生物信号是指从生物体内获取的,反映生理或病理状态的电信号,如心电图、脑电图等。需深入理解这些信号的特点,如非线性、非平稳、噪声大等特点,并能用专业的术语进行描述。
掌握信号的基础理论是基础中的基础。包括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等,这些都是分析和处理生物信号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傅立叶变换,它在频率域中解析生物信号的能力十分强大。滤波理论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设计和应用各种滤波器去消除噪声,提取有用信息,需熟练掌握。
再者,对生物信号的采集、预处理和分析步骤要有清晰的认识。这包括传感器的选、信号放大、抗干扰措施、数字化过程以及特征提取等。这部分内容不仅需理论知识,还需一定的实验操作经验。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实践出真知”。理论学习的,应尽可能多地接触实际的生物信号数据,凭MATLAB或者Python等软件进行仿真和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多做相关的习题和模拟试题,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非常有效。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碰撞出新的思考,也凭解释他人的问题来巩固自有的理解。利用网络资源,比如学术论坛、在线课程,获取更多的参考资料和解题思路。
要保持对这个领域的热情和兴趣。生物信号处理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到生物学、物理学、数学等多个领域,持续的兴趣和热爱会驱使你在困难面前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