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文化与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开始刷选择,到最后刷了三遍,第一二遍全部都做,标注错题,第三遍只做错题,早上背一节晚上做一节;分析题也是直接背的。最后很多人用肖四肖八,据说大题预测很准,我的建议是辅导机构和肖四肖八结合起来,虽然肖四肖八的分析题很长,需要把肖四背熟,但肖八可以半熟。需要强调的是选择题一定要在大量背分析题之前做好,不然后期分身乏术。
考研英语方面:
一开始就制定了严格的复习计划,不论多忙碌,每日必修三小时英语。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让我深感,一旦有一天中断,就会感到些许陌生。从四月起,我全力以赴地研究历年真题,精读每一篇文章,并每隔两天背诵一篇阅读。四个月里,尽可能多地背诵阅读,同时每天坚持两篇阅读训练。购买了胡敏的阅读书籍,但发现内容过于简单,与真题相比相去甚远,于是只完成了一半。我对词汇书并无兴趣,因此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有注释的词汇时才记忆,对于真题中不认识的词汇,我会亲自查阅并结合句子来记忆。经过两个月的两轮真题训练后,我转向专项练习,挑选了一本完形填空题目,五天内完成了20篇并进行了深度阅读。起初错误颇多,但随着练习深入,逐渐找到了做题的感觉。使用的翻译教材首先介绍了翻译技巧和关键知识点,配有十多篇高难度练习,我觉得这些比真题更复杂,句子和文章的理解颇具挑战,许多时候根本无法理解该如何翻译,每次完成都仿佛经历了一场星际之旅。花了两周时间研读这本书,结合解析,我获益良多。翻译专项结束后,我选择了针对长难句的书籍,由于时间限制,我专注于其中100多句话进行精读和深入分析,两遍下来,我对句子结构和翻译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由于每日持续做胡敏的阅读题,午餐时间我会边用餐边浏览星火的阅读材料作为休闲。到了十月份,专项练习告一段落后,我将每日的英语学习时间减至一个半小时,再次回顾真题,每天阅读一两篇文章,温习标记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特别关注真题答案背后的思维模式,保持每天一篇新阅读的训练,同时也重温之前阅读中遇到的词汇。大约到十一月底,我开始专注小作文的训练,教师归纳了所有可能的题材,已考过的小作文我熟记于心,未出现过的则参照作文书熟悉格式,确保考试时能应对自如。十二月的前两周,我迅速回顾了一遍之前的完形填空和翻译,很多内容已经遗忘,如果不复习岂不是白费功夫?月底的最后两周,我将重心放在过去三年的真题复习上。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这门科目主要考察的是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你需对新闻采编、报道策划、媒体运营等有深入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案例中。我的建议是,多看新闻,分析不同媒体的报道方式和角度,理解其背后的社会影响和舆论引导作用。要熟练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则,如倒金字塔结构、五W一H等,找一些经典新闻进行拆解练习。关注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例如社交媒体的影响、大数据在新闻业的应用等也是很重要的。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则更偏重于理论知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以及一些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这就需有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推荐阅读《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等经典教材,理解并其中的主要观点和理论框架。要关注学术前沿,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讨论热点。我习惯于每天阅读几篇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这对深化理解和拓宽视野非常有帮助。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读、思、练”三者缺一不可。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基础,思考是消化知识的关键,练习则是检验和巩固知识的手段。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部分,我都建议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这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对案例分析,尝试自己模拟编写新闻稿或策划方案,对理论学习,定期自我测试,检查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