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政法律学院法律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书籍选择丰富多样,但大纲解析是必不可少的一本,建议购买正规版本。忽视大纲解析实则是主次颠倒,它只会指示关键考点,具体表述仍需参照标准教材。政治科目的重中之重是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我而言,由于高中时期学的是文科,所以近代史部分相对自信,无需过多投入。我在习题方面选择了陈先奎的2000题,这套题目细致入微,尽管有些显得冗余。挑选练习册不必过于纠结,其实各类图书大同小异。后期我也随潮流购买了20天20题,但这类资料更像是串联知识点,押中题目并不现实。最后,构建个人的知识框架并自行整理专题极为重要!考研政治的一大特征是与时事紧密结合,尽管五个知识领域各有侧重,但通过当前热点事件可以将它们有机串联起来。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感觉还挺自信的,感觉基础还不错。开始的时候背考研单词,这个每天也花了两个小时,然后就是做做张剑的阅读理解。这样一直到了十一月,这时候才开始做张剑的历年真题,单词还是每天照往常一样反复的背。每天早上一到图书馆,把单词书拿出来一看就是两个小时,看完单词都将近10点了,直接影响了上午数学的时间,窃以为只要把单词搞定了阅读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每天花这个时间还是值得的,早上背英语单词最多只能花一个小时,最迟最迟不能超过九点。背单词占用了一个钟的正式时间外只能利用其他零散的时间了,这并不是说单词不重要了,而是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而且单词是要一直坚持背的,记得滚瓜烂熟,还要懂它的用法,一个单词派生出的各种形式都要会。个人感觉早上刚开始这一个小时内状态不是很好,还没完全进入学习状态的,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背背单词背背作文比较好。到了十一月后才开始专攻历年真题,后来才发现晚了,因为英语真题是要反复多做的,把其中的规律找出来,培养那种正确的解题思维。真题再做感觉做得还比较理想的,4篇阅读理解基本上都在30分以上的,做完后每一篇的每个句子、每道题都认真的分析理解过,还把它翻译出来,所以真题这样一遍下来花的时间也不少。到了十二月就开始背张剑的热点作文50篇,后来又看了作文,但是很少动手写,这样就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写的真的太少了,作文水平也没多大提高,没有亲自动手练真的很难有质的提高,直接导致考场上慢吞吞一点一点的挤,真的很后悔当初偷懒没有坚持每天练一篇,作文这东西真的是讲究熟能生巧。到了最后也没多少天做模拟题了,总的来说还是模拟真枪实战太少了,没有找好实战那种感觉。平时不流汗,战时多流血!考研多不得半点侥幸心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律史的学习,它不仅是一门历史课程,更是一门理解法律精神和原则的重要途径。我将法律史分为中国法律史和外国法律史两部分。对中国法律史,重视理解各个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社会背景,如秦汉的法治思想,明清的律例体系等。外国法律史则需关注罗马法、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发展演变。阅读原版文献或权威教材,深入理解其法律理念和制度创新。做笔记和整理时间线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记忆和理解。
法学综合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科目,包括民法、刑法、宪法等多个领域。我建议先构建一个基础的法学知识框架,再逐一填充细节。比如在民法中,把握物权、债权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刑法则要理解犯罪构成、刑罚种类等核心理论;宪法需理解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公民权利义务。每学完一部分,我会凭做题来检验自有的掌握程度,找出薄弱点再进行强化。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发现案例分析非常有助于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凭分析真实的案例,我能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也锻炼了法律思维能力。多参与讨论,无论是线上论坛还是线下小组,都能提升我对法律问题的深度思考和辩论技巧。
持续的复习和定期的模拟测试是保持状态的关键。我不建议长时间连续学习,是采取“分散学习”模式,每天分配一定的时间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并预习新的知识点。每周进行一次模拟考试,既可检查学习效果,又可适应考试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