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中国科学院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不用准备过早,我当时大概就是9月份下旬开始看的,大纲解析看了一点便扔下了,觉得太多太杂,就买了风中劲草系列看了,觉得那几本书很好,特别是习题,也要好好做。最后阶段就是做模拟题了,个人认为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还是好的,还有最后我也看了他的那本重要的知识点总结(忘记名字了)。另外奉劝大家不要再相信政治客观题选项有规律的话,做完之后还有很长时间,结果就把客观单选题答案弄到一起,对比一下又改了几个,结果悲剧了,之前对的都改错了,真是悲剧。
考研数学方面:
从9月到10月底,重复第一遍的过程,但这一遍要注意的是,不要走过场,不要自己感觉会就不动手,而且要把公示尽量的记全,平时想到就要默写一下,想不起来就要及时翻笔记,长此以往,效果非常显著。这一遍也要做标记,以前不会的现在会了的、忘记了的、想到新的方法的都要标记。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我在翻译方面的基础较弱,从暑假起,我便决定每日坚持翻译一句。我会为每一道题目设定三分钟的时间限制,即使面对再复杂的句子也要强迫自己先尝试翻译,即便连我自己都觉得不通顺,随后我会进行修订,并研究一些翻译策略。我认为翻译并非能够一气呵成的技能,它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修正来逐步提升。
对于英语,关键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词汇。词汇的学习应持续不断,我使用的是新东方的考研乱序版单词书,每天抽出半小时来记忆,直到考试前一天,我都重复背诵了好几次。第二是阅读理解,这是最为核心的部分,掌握了阅读,就意味着掌控了高分的关键。初期接触阅读时肯定会感到困难(高手请略过),起初我几乎每篇文章都会错一半,后来我选择不再急着看答案,而是专心致志地去理解每一个陌生词汇和复杂句子,这样正确率自然就提高了。我个人的经验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笨方法就是背诵原文,尤其是涉及到的选择题中的长难句,要做到滚瓜烂熟,其余部分理解大致含义即可。
至于写作部分,我在这方面比较懈怠,没有太多的建议可提供。不过我身边有些同学购买了王江涛的考研作文书籍,他们似乎都从中受益匪浅。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理论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线性系统理论,如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根轨迹法,频率响应等。这部分需深入理解拉普拉斯变换,它是将时域问题转化为频域问题的关键工具。状态空间模型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以更直观的方式描述和分析复杂的动态系统。
要深入研究控制器的设计,PID控制是最基础也最实用的一种。理解其工作原理,如何调整参数以达到最佳性能,是每个考生必须掌握的。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滑模控制等也是重要的考点。这些高级主题需对微积分、矩阵论有一定的理解,需凭大量的实践来熟悉其应用。
再者,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尽管日常生活和科研中充满了非线性现象,但如何处理这些非线性问题,使其稳定并实现期望的控制效果,是一项挑战。你需理解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了解如何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以及非线性系统的反馈线性化方法。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凭做实验,模拟或者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理解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例如,你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PID控制器,或者使用MATLAB的Simulink进行仿真,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思考,多动手。定期复习,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理解和记忆复杂的内容非常有帮助。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求助,无论是教师还是同学,都是你宝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