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资源环境监测与规划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武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资源环境监测与规划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武汉大学资源环境监测与规划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基础+冲刺基础:我的习惯是先做真题,一是明白题型和出题的套路,二是摸底。真题我只做了一套,结果发现比想象中难很多,于是觉得有必要加强基础。我复习的时候好像已经过了大纲热的阶段,于是买了风中劲草的浓缩版。个人觉得大家可以选择大纲和肖中的一个,当然如果时间很充足,可以都看的,甚至还可以有强化阶段。我是属于时间严重不足的,感觉看大纲或者肖都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只是看了遍小草,然后试图做肖的1600题,做了大概3章吧,就基本到了冲刺阶段了,于是就没有继续做,转战各套预测卷。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不要忽略其中任何一科,线代和概率这两年越来越重要,不好好学不见得都能拿分。我想说,基础一般的最好早点报班,最好是报一对一授课,不用看什么视频课,真的没有太大用还耽误时间。第二,一定的题量是必要的,但做题不在多在精,因为题是做不完的,做过的题,效果不好可以反复做,要搞懂。第三,真题真的要早点做,不要管别人,十月中旬差不多就开始做吧,至少两遍,晚了后期会很匆忙。真题一般比较简单,不用留几套模拟,全做完得了,越近的真题越要好好总结。第四,数学题感太重要了,一直到考研的前一天都要做题,练手感。后期要做的就是练题感,保持题感。张宇出了四套卷八套卷就做,李永乐6+2也做,可以多见见题型,模拟题比较难,也能练练心态。十二月,看基础笔记,背公式,做模拟题保持手感。第五,考场心态真的肥肠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我备考英语的过程其实很是走了些弯路。10月份之前我一直在做97-05年的阅读真题,做完后还会将文章全文翻译成中文。如果有充足时间的话,坚持翻译可以提升英语综合能力,但是这样做实在不适合时间紧迫的情况,于是10月开始我放弃了这种做法,也不再看05年之前的试卷,转为专攻近十年的真题。在复习阶段,我总结了很多长难句的分析技巧和阅读技巧。我自己平时做题时,把整张卷子分为阅读、作文、其他题型三部分,一个部分的真题做完再开始下一个部分。我准备了阅读错题本,将做错的题目、当时做错的原因和正确的解析都写在上面,以后做第二遍的时候和考前都可以拿出来看。真题要反复做,时间不够我只做了两遍,其实最好能够做到三遍及以上,到那种程度你对命题意图和自己的易错点会有更深的了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它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主要部分,两者的融合是我备考时的重点。自然地理学主要关注地球的物理特征,如气候、地形、水文等,人文地理学则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空间格局。
在复习自然地理学时,理解并掌握地理过程至关重要。比如,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地壳运动对地貌形成的作用,水循环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等。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和记忆,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地图和图表的理解与解读也是考试中的常考点,熟悉使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地图的能力不容忽视。
对人文地理学,需关注城市化、人口迁移、区域发展、土地利用等问题。理解人类活动如何塑造和被环境塑造,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反映在全球和地方尺度上。案例分析和理论应用是这部分的关键,要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进行批判性思考。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采用“三步法”:阅读、笔记和复述。仔细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每个概念和原理;整理笔记,将关键信息提炼出来,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尝试复述所学,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都能帮助加深记忆。
定期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凭模拟考试环境,你了解自有的弱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对解答论述题,练习组织思路和表达能力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