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山航空航天学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中山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在高中时,我专攻文科,政史领域是我的拿手好戏,自恃基础扎实,未曾全面梳理过政治知识框架,结果却成为我在考试中的短板,令我追悔莫及。复习期间,我购买了全套肖秀荣的教材,但最终真正派上用场的唯有1000题和肖四、肖八。我执着地做了肖秀荣1000题的选择题,重复三次,并精心整理出错题集来反复研读,然而面对实际考试的多项选择题,我还是标记了一串疑问的圆圈。起初,我对主观题感到极度焦虑,但肖老师的威力显现,只要熟记肖四中的大题答案,就能顺利应对考研政治的五个大题目,这让我在考场上倍感欣慰。因此,作为一名文科出身的学生,我对政治学习的两点建议是:1. 不可忽视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单纯刷题难以应对复杂的选择题,特别是多项选择题;2. 对于大题无需过分忧虑,考前两周专心背诵几遍肖四的大题就足够了,对于大题,肖老师绝对值得信赖!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资源主要包括教科书、课后练习题,以及李永乐的全套复习指南和线性代数讲义。务必亲自解答每一个问题,而不仅仅是阅读答案。解题时应按照正式考试的标准来,保持字迹清晰,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李永乐的书籍都是经典之作,一次通读远远不够,需要深入理解,因为精读一本书五次与泛读五本书的效果相去甚远。历年试题务必仔细剖析,明确每一题的重点,对于不懂、存疑或有所感悟的部分,应用不同的符号标注,以便后续复习时使用。完成真题的研究后,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尝试做一些模拟题,如400题等。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个人感觉自己英语还可以,所以也就没有在这上边花太多时间。做第一篇考研阅读好像是在8月中旬的时候。8月中旬——9月中旬,把150篇基础篇做完了,我做的还是10年的,当时买的旧书,一次做两篇,顺便纠正、查单词,每次就这样一下午就过去了。9月中旬——11月,连做带看了张剑的真题黄皮书,感觉写的还可以。11月——12月,做了12年的150篇基础篇,这次是掐点,70分钟4篇阅读,每次也要错1到6个,但平均下来一般是3个,感觉状态还可以,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写作文了。真题这时候我做了第二遍(没必要做第三遍了,因为两遍下来答案都记住了,不过真题里面的生词一定要全部消灭掉)12月——1月,买了《最后5套题》和何凯文的《最后8套题》,进行套题训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A,是物理学的基础课程,也是航空宇航科学和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石。它主要涵盖了质点动力学、刚体力学以及振动与波动等核心内容。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后续深入学习航天器运动控制、飞行力学等领域至关重要。
质点动力学是理论力学的基础,理解牛顿三定律是关键。你需熟悉力的基本概念,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并能熟练运用牛顿第二定律F=ma解决实际问题。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也需熟练掌握。
进入刚体力学部分,转动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原理是重要考点。要理解刚体的定轴转动,学会计算转动惯量,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析复杂转动问题。刚体平面运动的分析也不能忽视,尤其是欧拉角和达朗贝尔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再者,振动与波动章节需理解简谐振动的概念,掌握初值条件和边界条件,能求解一维波方程。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在此处有广泛应用,理解和运用它们解决很多周期性问题。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理论力学强调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所以深入理解物理概念比单纯记忆公式更重要。做题是提升技能的关键,凭大量练习,你更好地把握知识点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复习,保持对基础知识的敏锐度,避免遗忘。
在备考过程中,我还推荐使用一些经典的教材,比如《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这本书的内容系统全面,适合深入学习。多参加讨论组或者找导师指导,更快地解答疑惑,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