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资料跟着肖秀荣走准没错!9月份开始看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建议先看容易的史纲,再看马原毛中特思修。刚开始学不要贪快,每章每节认真看,不要对政治抱有太抵触的心理。看完一章精讲精练做相应的1000题,做的过程不要返回去看书,对完答案再去复习书中的内容。做题时写在其他的纸上,可以标记一下做错的题目,因为1000题最少做2-3遍。这里大概花1-1.5个月。10月份中上旬开始做真题,同时开始再看《知识点提要》,相当于《精讲精练》的简版,更突出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再做1000题,做错两次的题目特别标记。这里花1个月左右。9-10月重点还是在选择题上。11月份看《考点预测背诵版》,开始背诵主观题的答题材料。再做《1000题》,做错2-3次的题目要重点注意了,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时间都要搞清楚。完成《8套》的选择题,错误的题目标记,主观题的答案每天背一背。8套卷的选择考了很多犄角旮旯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形势与政策》小册子,看看就行。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复习的核心资料是全书,它适用于初期奠定基础,也适合后期巩固知识。在复习的后期,《660题》是个好选择,因为它系统性地归纳了各种题型,便于有针对性的练习。然而,由于其分类清晰,初做时可能感觉容易,但如果题目顺序打乱,挑战性就显现出来了,因此这本书值得反复研读。尽管有些题目超出了考试范畴,但它们包含的复杂问题有助于拓展你的数学思维,在真正步入考场时会增加你的自信心。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不宜急于求成,埋头攻克大量难题,精读一本胜于浅尝辄止。暑期进入强化期,重温全书并开始做分级习题和海量习题(如660题或1000题),这两本书的难度都不低,要做好心理准备。但如果你能彻底消化这些习题,你将在数学学习中无往不利。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那些有充足准备时间的人来说,建议尽早养成习惯,每天投入十至十五分钟阅读英文文章,尤其是选择些具有一定专业性的文章。这样做能拓宽知识领域,提高敏锐性。持之以恒地坚持一两个月,会对提升语言直觉和词汇推测能力产生显著效果。作文的练习也应该在大约十月时启动,首先浏览优秀范文,然后逐步分类自我创作,完成后进行修订。写作的关键在于多练笔。最终,大作文和小作文你都能形成个性化的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质工程基础的学习,首先要扎实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地壳结构、岩石类型、地质年代、地质构造等。理解地球的历史演变和地质作用的过程,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会经常参考地质图进行实地考察,将理论知识与实地观察相结合,帮助记忆和理解。
地质力学是另一个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地应力、地层压力、岩土的力学性质等内容。这部分需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能够运用力学原理分析地质现象。我在学习时,会凭做相关习题和模拟计算来提高自有的应用能力。
再者,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也是考试的重点。例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的成因、预测和防治措施需深入了解。我会关注国内外的相关案例,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以增强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读-思-练”三步法十分有效。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基本概念;独立思考,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情境;凭做题和模拟考试来检验和巩固知识。团队学习也很有帮助,与同学讨论难题,互相启发。
在地质工程基础的学习中,我还发现,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是至关重要的。每一次实地考察都是一次生动的教学,更深刻地认识到地质工作的意义和挑战。这门学科也需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好的数据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