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电气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农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中国农业大学电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从七月起,我着手准备政治,作为一个理科背景的考生,整个过程充满了对这门科目的敬畏与焦虑。从7月中旬到8月底,我每天都匀出1-2小时阅读一节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配合完成相应的一章1000题。9月时,看到周围有人刚开始复习政治,我才启动第二次精讲精练和1000题的刷题,然而到了10月,我发现进度落后,仍未完成第二轮复习,这让我感到有些紧张,主要是因为我分配给政治的时间变少,学习效率也不理想。于是,我决定加快速度并专注于重点内容,从10月下旬开始构建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框架(只在脑海中形成大致思路)。接下来,我完成了肖秀荣的《讲真题》。11月,我购买了风中劲草,但感觉收获有限。11月中旬后,市面上的各种模拟试卷陆续出现,肖八肖四是必做的,我还尝试了其他一些,如蒋五、米六米三等,通过做题来弥补教材中的知识盲点,这些题目在网上颇受好评。进入12月,我加大了对政治的学习力度,平均每天投入三到四个小时,此时进入了疯狂背诵阶段。我主要背诵的是肖四、徐涛的小黄书,以及关于十九大的重要考点。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数学基础还算不错,建议初期多花时间在数学上,后期相对可以缩减时间。我的数学复习从7月份起每天4-5个小时左右,。一直到到十月初过了全书和36讲一遍,第一遍做全书很生涩,但不要紧,大家都这样,后来慢慢就好了。10月做了660,1000题挑着做了一半,其实1000题很多思路较偏,不是特别推荐,学有余力可以尝试。11月做了数学的30年真题,平均一套用时2h-2.5h,每天1-2套。很推荐真题,真题才是王道。12月做了30年真题第二遍和几套模拟卷,每天上午2套,控制在一套1h左右,但我大题没写过程,就最后用两年真题练了过程。其实我并不推荐模拟题,很难完全找到真题的感觉,我只最后做完所有想做的真题后才选了几套模拟题练手。也可以给最后一周留几套真题以保持手感。数学的复习不能,最好每天都做。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暑假开始背单词,暑假主要是学习阅读,因为得阅读者得天下嘛,用了黄皮的单词书,单词书过完了就用软件扇贝,一天一百到二百里面有几十个生词,剩下的是熟词,一遍一遍过,打卡一般100到120天就可以刷真题了。英语的真题我视如珍宝,两天一次模拟考试。作文要重视。我英语可能没考的理想中那么好,除了客观原因外,作文可能是失分主要项。作文我一直没怎么认真准备,辅导班的老师天天催促我自己写作文,可我就是不当回事,后悔啊,到最后小作文根本就没时间准备了,所以可能在作文上有点吃亏,呜呜,希望后来者引以为戒啊。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原理主要涵盖了电路的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以及网络定理,如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等。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它们灵活地应用于复杂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中。
对电路元件的理解是关键。电阻、电容、电感不仅仅是符号,它们代表了能量的不同形式和转换方式。例如,电阻消耗电能转化为热能,电容储存电场能量,电感储存磁场能量。理解这些物理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电路的工作机制。
掌握电路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则保证了电路的节点电流守恒和回路电压守恒。这两个定律是分析电路的基础工具,凭它们解出电路中的未知量。
再者,网络定理的应用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叠加定理逐个考虑独立电源的作用,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则将任意二端网络简化为等效电源,大大降低了分析难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动手实践至关重要。无论是使用Multisim进行虚拟电路实验,还是亲手焊接制作实物电路,都能帮助直观感受电路的工作状态。做大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的不二法门。遇到难题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或者利用已知的定理来简化问题,这样不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提升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