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商学院工商管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阅读大纲解析时,每读完一个章节,就完成相应章节的1000题选择题部分,无需处理分析题,那部分我们稍后详细讨论。避免直接在书上标注答案,因为这套习题集需要多做几遍,建议用纸记录答案。我把1000题分成了8部分,每科的题目和解答分开,你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对于做错的题目,记得在纸上做个记号,并在查看答案解析时,将相关知识点标注在解析上,这样二次复习时能迅速定位,提升效率。个人认为,参加一次政治冲刺班的总结课程是很有帮助的。抽出一些时间专心研读《任之一》,边读边做些客观题,有助于巩固基础概念。这就是初步复习阶段,关键在于掌握基础知识。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之后差不多课本看完就得开始全书了,现在看全书就会有这种感觉:嗯,这个知识点之前见过,这个这么用是用了什么什么原理,当时就是这种感觉,第一遍看课本基础已经足够扎实,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熟练度练上去。这个阶段差不多是刷题阶段,其实也不多,也很快就过去了。11月我开始引入真题训练,这时我要求自己每天做两套真题,所以一星期就做完了历年真题。但这里要说明的是,要注意知识盲点的补充和错误的改正,有时我在这方面花的时间比做题还多,之后我也是趁热打铁接着做历年真题第二遍,用的仍然是李永乐的,在这期间又温习一遍复习全书(只看错题本)。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需要反复练习真题,每次重点也会有所差异,重新做题会导致原有的答案变得混乱,所以我决定多次购置真题集。然而,频繁购买张剑的黄皮书,虽然每次都包含解析,但价格较高,于是我找到一套只有试卷而无解析且价格合理的真题版本。我的英语作文水平欠佳,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在最后的100天内,每天都坚持撰写一篇文章,无论是大作文还是小作文,都要求自己每日一练。写作时,不能盲目当作考试对待,应当先浏览一遍范文,摘录一些有用的词汇和句型,研究作者的构思框架,然后自己动手重写,即使内容相似也没问题,关键是要独立完成一遍。这是我的一位英语专业的挚友分享的经验,效果显著。此外,选购一本合适的作文参考书也很关键。我选择了《考研英语话题系列之作》的第一本,写作160篇,其封面为红色。这本书的亮点不在于它的范文有多么出色,而是它确实在2015年的考研中预测到了大作文题目,两者的主题几乎一致,只是图片有些微差异。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提升写作技巧,黄皮书的作文50篇更胜一筹。因此,建议两者结合使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基础理论部分,包括企业战略、组织行为、市场营销等模块。这部分需理解并掌握各类管理模型和理论,如SWOT分析、PESTLE框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我建议凭阅读经典教材和案例研究来深化理解,并尝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部分主要涉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决策,如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运行,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理解和运用供求曲线、边际效用递减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推荐使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作为主要参考书,结合实际经济新闻进行思考和讨论。
再者,数学部分主要是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这部分需具备扎实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凭做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知识,例如,利用回归分析预测销售趋势,或者用矩阵运算解决生产调度问题。
逻辑推理是对思维清晰度和严谨性的考验。这部分训练凭做逻辑题、阅读批判性思维书籍,比如《思考,快与慢》来进行。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从复杂信息中提炼关键点,理性判断和决策。
在复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对每个知识点,我都尽量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逻辑,不是死记硬背。定期自我测试,找出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