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国民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商学院国民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南京大学国民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自己感觉只靠这些1000题还不够,毕竟一家的风格适应了之后很容易洋洋自得觉得自己正确率挺高的,然后考场上傻眼,毕竟差分就在选择题上啊,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不妨买点其他人的卷子,感受一下不同风格的选择题,才是比较稳妥的。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大一的时候学的高数就是用的自己学校出的,虽然不是很权威但也基本没有错误,用起来感觉比同济的舒服,毕竟自己以前用过,轻车熟路。我复习的时候有个特点就是先看书后做题,包括政治也是这样,习惯而已。当高数上下册看完后就开始做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每章的前半部分还是基础知识总结,顺着复习,相当于二遍吧,那段时间都是做复习指南,好像做完花了好长时间。做完以后就又复习了一遍课本,整理一下脉络。然后拿真题试试火,我数学一般都是上午学,因为考研数学是上午考,我抽出上午两个小时做一套真题,找张A4纸把答案写纸上,因为我不爱在书上画,做完后对答案,把自己错的在答案的题号上画记号。别在真题上画,那样下次做的时候会特别注意的。因为你考研做题时也是不经意间的错误。其实这些细节无关重要,只是考研时有些神经质了都,细节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一套真题做完,对一下答案,再研究一下错误的原因,一上午也就没了。第一次做真题时感觉很简单,但是就是得不到高分,一是因为真题很多题在复习指南中都见过了,对于现在的你已经不是新题目了。二是因为你的状态很放松。做了10年的真题以后我就又开始下一轮的复习,又把教材看了一遍,陈文灯的书翻一遍,这次就比第一次简略了点,毕竟有些你已经很熟了。做题时不会的知识点就喜欢翻书,把相关的知识点都看一遍。有的时候题目很简单,老师一提点你就懂了,而且记忆深刻。我觉得比看答案好的多。因为考研志在必得,所以我不给自己任何偷懒的机会。最后冲刺的时候基本看不进去了,就拿老师给总结冲刺资料翻翻,不想做,只看他划重点的题,嘿嘿。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要贯穿考研英语复习的始终,从三月份开始到考试,不要停。参考书,推荐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系列。恋练有词是按照真题中单词出现的频率编排单词顺序,根据词缀词根讲解单词,感觉非常科学有效。另外推荐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这个不同于恋练有词,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强化记忆。两种方法都可以选择,也可以都用,以起到巩固记忆的效果。再次是翻译、完型、新题型,都不算是重点,老师在课上讲长难句的时候一并讲解了,题做的也不多,真题即可。最后,真题,推荐考研英语黄皮书系列,这是考研英语界复习资料的霸主了。卖的最多,和肖秀荣命题人系列书是同等地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经济学学习的基础。经济学原理中涵盖了许多核心概念,如供需理论、边际效用、机会成本、市场均衡等。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和记忆,因它们构成了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对每个概念,不仅要它的定义,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掌握模型构建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比如供求模型、消费者选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等,这些都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需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模型去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现象,这是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也是考试中常见的考察方式。
再者,要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决策。国民经济学往往涉及到国家经济的大局观,GDP、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理解与计算,以及企业决策、市场竞争等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对复杂的理论,尝试用自有的语言进行复述,或者画图帮助理解。定期复习和做题也非常重要,这能加深记忆,并你熟悉考试的答题模式。阅读经济学相关的新闻和研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既能提升兴趣,也有助于深化理解。
我要强调的是,经济学是一门需思考的学科,死记硬背无法真正掌握它。在学习过程中,多问为什么,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培养经济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