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水利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环境学院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建议基础一般的同学暑假就要开始看书了,虽然九月十月才出大纲,但是变化不会很大的。然后十月左右开始第二轮,十二月开始密集刷题。建立自己的笔记和错题本。大题不用慌,肖八出来之后开始准备就可以了。大题的要义就是关键词一定要记住,然后能自己串起来就可以。有些同学觉得背起来很痛苦,作为一个考前一天晚上还在背书的人,我给的建议就是理解理解再理解,不要说政治就不需要理解了,写出这些答案的也是要吃要喝的普通人,他们的思维逻辑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的逻辑,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从上层建筑到底层基础之类的,当你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会怎么思考,这样建立起来有逻辑的框架就会记得比较牢。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新题型挺多的,大题比较正规,前面的客观题比较考验人,自己训练的是在不够。自己是从4月份左右开始自学高数的,在暑假之前非常粗糙的自学完了高数,做了一下李永乐的全书,完全不会做,只能看,心里也很着急。暑假的时候,自己自学完。感觉真的挺难得。复习的时候仔细做笔记,非常有用,能够帮你理清思路和出题的角度。数学千万不要只看,一定要动手做,看100遍不如做3遍。自己到11,12月份才把全书做完3遍,真题做了2遍,第一遍套卷联系,每天上午一套,计时的,非常受益。自己基本上只做了3套左右模拟题。
考研英语方面:
建议尝试何凯文的长难句教程,虽然篇幅不大,但内容全面,选用的例句都摘自历年真题,极具价值。然而,由于个人时间紧迫,我没有来得及完全研读,书籍依旧崭新如初。对于我的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其实并无特殊的秘诀,就是通过不断练习历年真题来提升。大约九月起,我开始了从1997年至2014年的真题训练,预留了最后几张用于考前调整状态。基本上,我会每天完成一套,不过跳过了写作和翻译部分,并严格控制时间计算分数。我使用的黄色封面的真题集解答非常详尽,做完后我会仔细研究其翻译和句法分析,尤其是长难句的部分,每个题目解析也十分透彻,这样下来,我在长难句翻译和理解上的困扰大为减少,随着时间推移,明显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逐步增强。真题结束后,直至考研前夕,我一直购买各类模拟题以保持阅读和完型的手感,比如王江涛和何凯文的,几乎市面上主流的模拟题我都做了,通常每隔一天就会完成一套,确保每天都投入一定的阅读和完型练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水文地质学的基础。理解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动规律,以及与地表水的关系,这些都是必须熟知的基本知识。特别要注意的是,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三个过程,这是分析水文地质问题的核心。
熟悉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与估算至关重要。比如渗透系数、储水量、含水层厚度等,这些参数的准确把握直接影响到对地下水动态的预测。凭实验和现场调查来获取这些数据,运用理论公式进行计算。
再者,地下水的污染及其防治也是考试的热点。需了解各种污染物在地下水中迁移转化的机制,以及如何凭自然或人为的方式进行治理。这部分的内容既需扎实的理论基础,也需对环保法规有一定的了解。
地下水模型的应用也是学习的重点。无论是概念模型还是数值模型,都是理解和预测地下水系统的重要工具。学会使用MODFLOW等地下水模拟软件,将有助于在实际问题中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除了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我常常去实验室做实验,实地考察地下水的状况,这样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多做习题和案例分析,不仅能巩固知识,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学习也很重要。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互相解答疑惑,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听听专家的观点,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