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应用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主观题的核心在于结构分明,创新与稳健并重。有人传说考研政治中肖秀荣的预测命中率颇高,不少考生依此答题,然而他们的成绩却未达到预期。我想强调的是,政治考试并非仅仅测试记忆力,它同时也在评估考生对国家事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我国政策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国际事件的独特见解。身边参与考研的朋友的成绩证实了我的观点。在政治考试中,高分得主不仅需要熟记知识点,更需独立思考。只依赖预测答案来背诵,在像北京这样反押题严格的地区,只能获得“尚可”的评价,而要想取得优异成绩,个人见解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考研数学方面:
大一学的高数真的基本全部忘光,所以重新买了同济和浙大的数学教材重新开始学习,看完一节做一节的习题,因为大三专业课很多,所以留给考研复习的时间真的特别少,所以没能自己独立做课后题,都是直接看着答案做的,可想而知看了一遍教材之后掌握的并不是特别好,之后开始做复习全书,备受打击,自己基本不能完整的做出一道题,所以又是边看答案边做的,这件事真的是提别后悔,建议学弟学妹们做全书的时候一定要先自己做一遍想一遍再看答案,虽然会慢一点但是会有很大提高,锻炼解题能力。就这样全书的高数部分看了两遍,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各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高数辅导讲义,两遍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辅导讲义。。。在这里我要明确一下,并不是看的遍数越多掌握的就越好,只有自己面对问题能够有思路,能独立解决才是最好的,我看了很多遍,配合用的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有买了一套空白的真题卷子用来做第二遍,期间在网上打印了好多其他老师出的模拟题做了一下,比如合工大五套卷等等。。。提醒大家看全书和辅导讲义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笔记总结,这样以便于后期做真题的时候翻阅。
考研英语方面:
前期(暑假以前)可以背单词为主,结合真题。考研语法方面基本高中时候已经都学完了,而且整体考察的又很少,主要集中在翻译和作文,如果实在基础不好,推荐你可以买本高考语法去补习下。因为考研书籍这块写的还是不如高考研究语法那些人写的细。差不多了再专门学习翻译和作文就没什么问题了。具体语法应用我还会在翻译语法处提到。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做模拟题,因为出题的质量堪忧,思路也不同。真题至少做三遍,不要觉得做完真题就没事了,或者觉得做一遍都记住答案了,其实真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我最后真题都只刷完两遍,所以真题完全弄透很费时间,但也非常有效,希望大家重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部分,理解供求关系是基础。供给与需求理论不仅解释了市场价格如何形成,也揭示了个体决策如何影响市场。深入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决策模型,如效用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原则,对分析市场现象至关重要。市场竞争模式,如垄断、寡头、完全竞争,也是必考内容,需清晰把握其特点和效应。
宏观经济学的重点在于宏观经济指标的理解和运用,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IS-LM模型和AD-AS模型是我备考时特别关注的,它们帮助理解利率、货币供应、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也是考察热点,需对储蓄投资决定、外部冲击和政策反应有深入理解。
再者,统计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工具。掌握描述性统计,如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能有效解读数据分布;理解概率和假设检验,能进行因果推断;熟悉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和解释变量间的关系。尤其在实证研究中,R或Stata等软件的操作能力更是必不可少。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精读教科书,辅以高质量的讲义和笔记。理解并记忆基本概念和公式,但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应用。做大量的练习题和模拟卷,以此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注经济学的实时新闻,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析现实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兴趣,也能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