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苏大能源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十二月初开始,我开始着重背诵大纲。由于之前看的多了,背起来也不是那么吃力。肖八、肖四我只是大概看了看可能出的话题有哪些,没有背过(所以当我做到政治主观题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肖爷爷今年简直厉害得不要不要的,哭泣…)不过好在大纲看得多,客观题拯救了我。所以呢,大家最好也要看一看肖爷爷的预测吧,重要的是学会找主观题的切入点吧,至少不会心里不踏实。
考研数学方面:
我会重点讲述突破阶段,这个阶段的关键是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提升。在众多的题目中,考研的实际试题是最核心的部分。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涵盖了从1987到2018年的32年真题,早期的题目如1998年前相对较简单,可以尝试每天完成两套,而1998年之后的难度增加,建议一天一套或两天三套。此外,张宇的1000题和李永乐的660题也是很好的参考资料,但前者稍显困难,后者可能偏向于特殊,与考研的实际风格略有不同。如果基础知识扎实且时间充裕,这些可以作为补充;若基础薄弱或时间紧张,专心攻克考研真题即可,力争将历年真题至少做三次,尤其是最近十年的,它们的参考价值最高。
再次重申,质量胜过数量,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才是关键。因此,大家应以理解为目标,而不只是追求数量。同时,自我整理笔记并反复查阅非常重要,这是我作为一个没有太多数学天分,大学期间数学基础也不太扎实的人,在考研数学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考研英语方面:
准备考试时,很多人都会购买单词书,选择哪家的并不重要,因为犹豫的工夫你已经可以记住两个单词了。我建议选用绿色封面的随机排序版本,这样看起来不会产生厌倦感。刚开始可能会充满热情,但逐渐可能失去兴趣,这时不妨暂时放下,避免因烦躁而产生抵触情绪。过一段时间后重新拾起,你会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记住了哪些,没记住的单词可以写在小本子里,单词与释义之间留些空白,方便日后遮挡释义进行复习。这样一来,厚重的单词书就可以被取代,小巧的笔记本可以随时携带,空闲时随手翻阅,遇到做题时的新词汇也可以添加进去,相似且易混淆的词汇放在一起。即使到了考试前一天,在考场门外,你也无需再做大量阅读,此时可以利用时间回顾单词。最重要的是,不要机械地反复朗读单词及其含义,我曾见过有人这么做,真怀疑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关键是看到单词能识别,不必硬背意思,遇到陌生词也不必立刻查询,尝试根据语境推测,毕竟考试中总会碰到许多不认识的单词,我们无法一一熟记。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关键。材料化学涉及的内容广泛,从原子分子层面的结构到宏观的材料性质,都需扎实的基础知识。量子力学、热力学、动力学等基本原理是解读材料特性的基石,必须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帮助理解能量转化,动力学则指导预测反应速率和条件。这些理论需凭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来巩固。
实验技能不可忽视。材料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样品制备、表征技术如XRD、SEM、TEM等,是理解材料性质、推动创新的重要手段。我建议尽可能多地参与实验室工作,亲手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经验。
再者,关注前沿研究。材料科学日新月异,新材料的研发和旧材料的新应用不断涌现。定期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最新科研动态,有助于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这也有助于你在论述题中展现出深度和广度。
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材料化学的问题往往涉及到多因素交织,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题时,先明确问题的关键点,有条理地组织思路,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做题不仅仅是验证知识,更是锻炼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坚持每天定时复习,定期做模拟试题,遇到不懂的地方积极寻求解答。保持好的心态,自有的努力会有回报,这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