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经济学院经济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整个政治备考是从9月份开始的,之前一直说复习政治,但是一拖再拖,拖到了9月份,但我感觉时间刚好,之前买过肖秀荣的精讲精练,说实话第一遍过这本书没啥收获,唯一感觉到的就是政治的知识点太多了。。。九月份报班之后,跟着老师把知识框架重新捋了一遍,大致对考研政治有了比较好的理解,同时,每复习一章,做一张肖的1000题。十月份开始做往年的真题(只做了选择),看看自己的选择水平如何,我把近几年真题中的简答题都看了一遍,看看出题思路,马哲的大题全部自己写,然后对照答案,看看有没有答到点上。12月份开始做模拟题,买了肖八、蒋五、任四,选择题就是刷题,各种刷,刷出感觉就可以。最后大题只背了肖四,一定要背!不然很难下手。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学习的重中之重,拉分太厉害了。好多人都说课本要多看,但是我认为把定理和例题看会了就行了,不用非得弄懂定理是怎么证出来的,浪费时间而且偏离考试方向。要把复习全书至少做两遍,第一遍每道题都做,第一遍做的时候会感觉很多都不会,没关系,刚开始都那样。要结合最近三四年的真题题型来做题。真题要做两遍,特别是近几年的题型要多研究。
考研英语方面:
楼主英语用书:红宝书单词+张剑阅读150篇+英语一历年真题+英语二真题+王江涛高分写作。楼主3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就开始背单词一直持续到考研,说是背,楼主得背其实就是看或读,包括其他所有科目都是这样,因为楼主不喜欢那样一遍一遍得背回忆,单词看了朱伟的恋恋有词。张剑阅读150我是4月份开始做的,但只做了不到一半,错误很多,每篇5个要错3个,看了答案解析,翻译成中文给我我还是会有选错,有的题完全不敢苟同,觉得毕竟是模拟题可能还是有点问题的,就也没在意,后来索性不做了。然后6月份开始做英语真题,楼主是买的30年真题,先做的80年代的简单的不行,随便做做换了90年代,也不难。后来做2000年往后英语真题,建议学弟学妹可以从2000往后做认真做,还是不错的,楼主每天英语花时间两三个小时,其中接近两个小时都是给单词了,不到一小时做题,所以没做多少题,而且楼主从不死磕,也不翻译句子分析语法成分啥的,只是全篇大概翻译,对对答案,看看错误之处,所以这方面没法给你们经验。10月份开始英语真题第二遍,11月份还在做真题,12月开始背作文了,作文不要背模版,直接背全文。最后今年英语简单,楼主客观题只错了2个完形扣了1分,翻译也把都译出来了,关键点都没错,作文写的感觉也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这是经济学科目的基石,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你需深入理解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模型、市场结构分析等微观经济学核心概念;,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学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理论不仅要求,更需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掌握经济模型和图表分析。经济学常常凭数学模型来抽象和解释复杂的经济现象,如IS-LM模型、AD-AS模型等,这些都是理解和解答题目中的关键工具。熟练绘制并解读各种经济图表,例如供求曲线、菲利普斯曲线等,也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规律。
再者,关注经济时事和热点问题。中央财经大学的经济学考试往往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考察你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定期阅读《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以及关注新闻报道中的经济动态,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我的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至关重要。尽量将每个知识点与现实情境相联系,形成自有的理解框架。做题是检验理解的有效途径,凭大量练习,不仅能熟悉题型,也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我还习惯于定期整理笔记,将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梳理,这对复习阶段非常有帮助。
保持好的心态和规律的生活作息。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保持身心健康应对各种挑战。每天保证足够的休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