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物理与电子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中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学习政治的第一年,我感到非常困惑,主要依赖肖秀荣的1000题来同步练习,只专注于选择题部分。每读完一个章节,就会完成相应章节的题目,然而这种方式使得进度缓慢,正确和错误的答案都没能深刻记忆。在考试前大约一个月到二十天的时候,市面上充斥着各种预测和押题卷,大家都陷入了纠结,明知买了可能也看不完,不买又担心落后于他人。听从了一些学长学姐的建议,我选择了背诵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的大题,尽管记忆模糊,并没有每个都掌握得很透彻,最终大概只押中了一道半题目。对于时政部分,我还是使用的肖秀荣的资料。复习建议是:不必在政治上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因为这个科目难以拉开太大差距,保持平均水平即可。政治复习可以从每年红宝书发行之后开始,也就是九月中旬以后。
考研数学方面:
利用张宇的十八讲与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作为主要教材,同时配以李永乐的六百六十题及张宇的一千题作为习题集。计划在六月至七月间完成线性代数讲义的第一轮学习。接着,从七月到八月进行第二轮复习,期间不再额外翻阅其他资料如全书,因为深入理解一本书比广泛阅读更重要,反复研读才能真正记住知识点。进入八月到九月,开始着手未完成的六百六十题和一千题。九月上半月中,专注于解决这两本习题集中尚未掌握的问题。到了九月下半月,则开始接触历年真题。选择张宇的三十年真题全解析,计划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逐一完成,每天一套或者每两天三套,无论快慢,关键是要确保解答不清的部分得到解决。对于前十五年的题目,可不必严格计时,而近十五年的题目则需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从十月中期开始,再次做近十五年的真题,十一月中旬起加入模拟题训练,可以尝试张宇的八套卷,如果时间允许,还可做四套卷。最后,在考试前三到五天内,进行一次全面的模拟考试,购买答题卡并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既可以锻炼准确性,也能提前适应考场气氛。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阅读:这是重头戏占到40分。我只用零散的时间背单词,节省出来的时间就做1997-2007阅读真题,单词与真题同时进行,在训练阅读的同时强化单词的记忆。前十年真题用的《考研真相》,这本书写的相当细致,逐词逐句翻译,每个长难句都有讲解,可惜的是有些阅读题的解析说服力不够,这本书做了3遍;2007-2017年用的张剑黄皮书,这本书虽没有前者细致,但解析很好,很有套路。因为前十年做了3遍,2007-2015年做了两遍。由于时间关系,把精力给了专业课,最新的两套没做。这不可取,最好是拿出来做考前模拟。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分析方法以及信号处理的各种工具。理解信号的本质和系统的行为是学习的基础。对信号的理解,你需把握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区别,熟悉周期性、能量和功率信号等基本特性。对系统,你需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和性质,特别是其对输入信号的响应方式。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首先要深入理解傅立叶变换,它是连接时域和频域的关键桥梁。不仅要熟练计算,还要理解其物理意义,如频率成分的分析和滤波设计。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虽然相对复杂,但它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系统分析视角,特别是对不稳定系统和数字系统的研究。
重点掌握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包括Routh-Hurwitz判据和Nyquist稳定判据,这些都是判断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工具。了解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如PID控制,是实际工程中的重要应用。
再者,理解和应用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也是必要的。状态变量的选,状态方程的建立,以及状态反馈和极点配置,都是需深度理解的部分。这部分知识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也为现代控制理论打下基础。
实践操作同样重要。尝试使用MATLAB或者相关软件进行模拟,帮助你直观地理解信号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