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金融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大经济学院金融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北京大学金融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话,主要就是靠背,一战时我自认为是文科出身,很多相关的内容高中就学过,所以没有很认真地对待,算是拖了后腿,这是血一般的教训。二战痛定思痛,考前半个月咬牙去背、去理解。总之对于政治我用的是背这种最笨的方法,应该也是考研人最无奈最有效的方法。政治背过的内容有积累后,每天相应地做相关的选择题,能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我用的是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也用铅笔做,全部做完后擦掉重做。第二遍做完标出做错的题目,并在大纲解析中划出相关内容,之后重点看。第三遍着重做原先做错的题,加深印象,并且也节省了时间。政治复习我是从九月末开始的,太早开始容易把背过的东西忘掉,也浪费了时间。临近考试除了做选择题外,我也练了主观题,这有益于在考场上有做题的手感。原先听老师说过考研政治要将空白部分全部填满,这也算是一条经验吧,至少改卷老师不会觉得你无话可说。
考研数学方面:
在炎热的夏季,我的心态略显急躁,导致学习效果欠佳,每天大概只能专注学习七个小时。此时,我开始初次研读《全书》,进度显得有些缓慢,平均每日阅读10至15页。对于书中的每一个例题和课后练习,我会先尝试解答,遇到困难则标出,理解答案后再独立重做一次。那些我认为有价值的题目也会特别标注。阅读时必须仔细,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例题或课后习题,每一道题都要彻底理解。如果《全书》中的内容难以理解,我会查阅课本或在线搜索,尽力弄清楚。这时还不需要建立错题本,因为几乎每道题都可能出错。到了八月初,《全书》进入第二轮阅读,重温前面的知识点,并着重标注重要部分。由于第一遍错误颇多,第二轮我主要专注于错题、未掌握的题目以及之前标记的重要题目。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这个成绩感到相当满意。英语复习是从三月启动的,初期主要是以背单词为中心任务,埋头苦读绿宝书,到暑假前大约已经翻阅了四遍左右。五月份我开始尝试张剑的阅读理解集,觉得难度超越了真题,我就把它当作一个增加词汇量的方式,毕竟它的题目设计不如真题那般精准,所以对于做错的数量我没有太过纠结。暑假期间我没回家,选择留在学校全力冲刺,单词记忆也转移到了手机应用上,利用零散的时间,尝试了不少软件,如知米、扇贝、乐词、不背单词等,个人最喜欢知米,因为它的界面清晰简单。此外,我还练了张销民的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练习,但感觉效果平平。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综合"涵盖了金融理论、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公司金融等多个领域,这就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我建议从最基础的教材开始,比如米什金的《货币银行学》、罗斯的《公司理财》,这些都是金融学的经典之作,能帮助你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也要关注最新的金融动态,因试题往往结合实际案例,考察理解和应用能力。
理解和记忆并重。金融学并非纯理论学科,很多概念需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例如,利率如何影响投资,货币政策如何传导等,都需深入思考。一些公式和模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期权定价模型等,则需反复记忆和练习,形成肌肉记忆。
再者,做题和模拟考试是提升的关键。我会定期做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这不仅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还能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对错题,我会进行深度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还参加了几次模拟考试,这种实战演练我在真正的考场中更加镇定自若。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我有一个学习小组,会定期一起讨论难题,分享学习心得,这种互动学习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你身边有这样的资源,一定要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