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质调查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使用的教材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搭配了1000题来练习。这本书的布局清晰,阅读体验很好,尽管大纲解析内容全面,但我个人觉得难以深入阅读。在完整学习一遍后,我会尝试做一些历年的真实试题。作为文科背景的学生,大部分知识点对我来说容易复现。接近考试时,肖秀荣会有专门的背诵版资料,如最后四套卷、八套卷等,可以适量做一些,但不能完全依赖。对于时间规划,我认为最迟不应超过9月中旬开始,初期主要是了解大纲内容并做相关练习题,无需过早关注大题部分,每天保持两小时的学习时间就足够了。由于我的时间紧迫,到思修部分我就没细看大纲,直接进入了复习阶段,主要依靠风从劲草(因为这里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此时,大纲就像一本“词典”,用于查阅,而肖八肖四则需认真对待,特别是肖四是关键。考前市场上会出现很多模拟题,尽量多做,最终确保将肖四的所有内容背熟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教材是《李永乐.复习全书。数学三》第一年的时候看了一遍,第二年也是只看了一遍。数学复习一定要稳扎稳打,不求快,只求会,并且多做题一定没有坏处,有时间的同学也可以做做《660题》,听说也挺不错的。还有关于看不看课本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课本就像字典一样,如果复习期间资料上没看懂或者不熟悉,可以翻开课本查查相关知识点,但没有必要一上来就看课本作课后习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未特意购买单词书籍来记忆单词,因为我发现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我,容易遗忘。我认为掌握单词的最佳途径是通过阅读。自1997年起,我就开始做英语考研真题,这是根据考研辅导老师的指导,因为我们获得了相关资料。对于缺乏资料的学生,我推荐寻找那些年的真题,并按照时间倒序去做,首先集中精力于阅读部分,反复练习,务必整理并牢记每篇文章中的陌生词汇。实际上,考研的核心词汇量并不大,很多都会在历年真题中重复出现,这就是我主张通过阅读来突破词汇难题的原因。至于作文,这是一个需要大量积累才能见效的部分。我选择的方法是背诵并默写过去的真题范文,同时自我尝试撰写各种主题的作文。亲自动笔写作至关重要,只有写了才知道自身存在的不足。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水污染的来源和类型是基础。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排水等,污染物种类繁多,包括有机物、无机物、病原体等。需深入理解这些污染物如何形成,如何影响环境,以及它们在水体中的行为和转化过程。
掌握各类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例如,物理处理法如沉淀、过滤、蒸馏;化学处理法如中和、氧化、还原;生物处理法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局限性,需灵活运用并结合实际情境分析。
再者,对新兴的水污染控制技术,如纳米材料吸附、光催化降解、电化学处理等,也要有所了解。这些前沿技术往往有高效、环保的优点,但可能面临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需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全面评估其优缺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烈建议大家进行实验操作,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凭实验,直观地看到各种处理效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或案例研究也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定期复习和总结是必要的。我会把学到的知识点整理成笔记,绘制流程图,这样在复习时一目了然。定期做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答题技巧,这对提高考试成绩非常有帮助。
团队合作和交流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互相解答疑惑,不仅扩大知识视野,也有助于提高思辨能力。每个人都有自有的强项,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是我在地大最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