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清华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自九月份起我便涉足政治理论的学习,其顺序依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首先要攻克的是马原,这一部分的概念深奥难懂,仅靠个人思考很难领悟,因此听课至关重要,一旦理解透彻,应对试题就会变得轻松许多。史纲主要涵盖近代历史,内容固定不变,建议构建一个时间线以便记忆,平时可随时回顾,在纸上描绘也有助于加深印象。毛中特与史纲有一定的交叉,据老师透露,今年可能会有所调整,故更新的教材是必需的。至于思修,相对较为基础,部分问题甚至涉及常识,但法律基础知识易混淆,需要重点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很好,正是觉得自己数学好,而且又是工科的,往年数学三考得又不难,所以就没太把数学放在心上。我连复习全书都没买,就买了本真题。书都是用的本科的课本,知识点都一样,然后,我把课本上的知识点过了两遍,感觉都掌握住了,就开始做真题。做真题也没太在意,有些由于失误做错了,觉得没什么,到正式考试认真些就没问题了,真是作死。谁知道,今年题目比往年难一些,时间不太够用,计算量又大,没时间检查,勉勉强强做完了,就匆匆忙忙交卷了。当时还感觉能考130差不多。后来对答案,发现好多错的,不仅我错了好多,网上答案也错了好多。网上答案有错的能看出来,然后,我想想我自己的答案,发现我的也错了。我初试要是再多错一个选择题,我就跪了,进不了复试何谈逆袭,我真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了,我还是放弃了保研的,结果连考研都考不上……后来准备复试的时候我也特后悔,总觉得当初数学上多用点心,再多考十几分我复试就比较有利了。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是一个旷日持久的任务,巧妙利用零星时间来不断积累词汇至关重要。任何一本单词书都能成为你的工具,从开头翻阅至结尾,再由尾追溯至头,反复穿梭其中,尽管这旅程或许显得有些冗长。在此期间,你可以借助扇贝、知米等应用程序以提升效率。随着对生僻词汇的掌握逐渐增多,你熟悉的朋友般的单词队伍也会日益壮大,每次复习所需的时间会渐渐缩短,这种进步的感觉确实令人振奋。对于那些在语法和复杂句子上感到困扰的同学,推荐挑选一本合适的语法书进行专项攻克。同时,当你做完成语填空和阅读理解练习后,不妨将那些你觉得难以理解的句子摘录下来,时常回顾并熟记它们。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它融合了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化学的实际问题,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统计热力学、量子化学等多个领域。备考时,我首先把重点放在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上。例如,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热力学三大定律,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对每一定律,不仅要它的表述,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和应用条件。
动力学部分,要重视反应速率和机理的研究,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Arrhenius方程的应用。统计热力学虽然相对抽象,但它是理解微观世界的基础,尤其是分子的统计行为和宏观性质的关系,需凭大量练习来深化理解。
至于量子化学,这部分可能较为复杂,涉及到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等内容。我建议使用直观的方法去理解,比如凭氢原子模型来理解电子的能级分布。掌握常用的量子数和光谱项是非常必要的,这对解析分子结构和预测化学反应非常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对每个知识点,先尝试自己理解,再进行记忆。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关键,无论是教材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的试题,都要尽量多做,尤其是在复习后期,模拟试题的训练有效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讨论和交流也是提升的好方式。找同学一起探讨难题,或者参加线上线下的学习小组,互相答疑解惑,共同进步。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定期向导师教,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往往能帮助你打开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