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化学工艺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工艺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厦门大学化学工艺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理科生从文,提起政治就头痛,可是可是还是那句话,你要是发挥失常会被拖下很多分的,所以我也只能咬牙啃政治。客观题。我基本上是从10月份才开始准备政治的,其实个人还是建议在当年的红宝书出来前,还是要把肖的1000题中的马哲部分结合以往的大纲解析做妥了。我10月开始看红宝书其实有点赶了,到后来1000题就只是过了一边没有再回顾错题,但是政治的客观题其实在做踏实1000题之后应该就是能做到多选错在3个以内了。得客观题者得天下,借用老师的一句话,目标是考试前你做的模拟题的客观题单选多选最多只能各错两个。主观题。我一开始最惆怅的主观题,因为总觉着理科生出生不会编句子,不会就写不出东西了,不过到后来一个月狂背的时候买了20天20题还有肖4,基本上就会背了。考完政治之后感觉就还好,因为跟着老师上课时间久了,很多东西潜移默化的就会了,就下笔如有神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我最先涉足的基础课程,遗憾的是,大部分内容已被遗忘,几乎需要从头再来。张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难度颇高,最终我还是未能完成。我想分享两个小经验:首先,原本预设要进行三次数学复习,但实际操作中发现三次远远不足,很多概念仍不够稳固,可能是因为我的起点太低。因此,我要提醒大家,对待数学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今年的考试中,数学部分难度增加,我有几个朋友总分达标,却因数学未过线而失利。所以,想要成功上岸,数学水平必须得过硬。
考研英语方面:
4-6上旬做了蒋军虎的绿皮书阅读,一天两篇阅读限时30分钟,当天做当天理解。每天都是碎片时间练习。即将大四的桶子们,珍惜图书馆的资源和最后时光呐。蒋的书选择了往年真题和一些新的试题,每篇都有重点单词和翻译,适合基础薄弱点的。有些题给的解释模棱两可,挑适于接受的解释理解吧。然后我写作文写得很早,我10月份差不多开始看作文了,我是每隔一两天写一个作文,给老师批改,当然后期差不多天天都在写,所以到考试的时候感觉那个写作文写下来随便都不止200多字,往往还要删一点。当然这个时候我也有自己的模板,我看了作文书,然后自己跟老师学了很多,然后总结,哪一句话应该写什么,我每一句还做了编号,哪些单词可以替换,当然看到好的就记录下来写在本子上就相当于积累,就感觉像厨子写作文的好词好句。我没有在网上找那种模板,全部都是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大家都在说反模板,所以每个人应该自己总结出自己擅长的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它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热力学、电化学等多个领域。热力学的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是理解和分析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基础;第二定律则揭示了自然过程的方向性,熵增原理是其核心;第三定律则是理解物质绝对零度性质的关键。动力学部分,要深入理解速率方程、Arrhenius公式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量子力学是物理化学中的难点,但也是亮点。波粒二象性和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是理解微观粒子行为的基础,薛定谔方程则是描述这些行为的核心工具。在分子结构部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是解释电子排布的关键。
统计热力学是连接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桥梁,理解配分函数和吉布斯自由能的意义对理解化学平衡至关重要。电化学部分,电池电动势的Nernst方程,电解质溶液的Debye-Hückel理论,以及电极过程的动力学都是需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为重要。尝试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例如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复杂的物理化学现象,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定期做题并及时复习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遇到难题不要怕,多思考,多讨论,往往能从中获得更深的理解。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物理化学也不例外。尽可能地参与实验,观察并理解实验结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等,也能拓宽视野,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