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福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主观题目,记忆的内容通常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教科书中的关键概念,在早期复习阶段应已识别出哪些是重点;另一类是一些知名教师的模拟试题,我个人推荐任汝芬的《序列之四:最后四套题》和肖秀荣的《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大约在10月和11月期间,许多考研辅导机构会发布模拟试卷,常常以8套卷或10套卷等形式出现,这些试卷的客观题可以练习,但主观题并不急需完成,因为它们往往包含前几年的老题目。上述两本书通常在12月中旬才发行,别误认为时间太晚而不购买,因为后期出版的书籍更能反映当年的时政热点,其价值与基础学习同样重要。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建议先尝试做一遍这些模拟题再进行背诵,这将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我只完成了其中一部分,后来由于时间紧迫,便直接转为背诵。据传肖秀荣的预测题比任汝芬的更准确,可能是因为任汝芬的试卷出版较早,考研命题组可能会避免使用其中的题目;相反,肖秀荣的试卷在命题工作完成后才发布,所以与实际考试题目相符的概率更高。
考研数学方面:
参考用书:张宇《高数十八讲》,《复习全书》。教材看完就开始复习全书,我用的是李永乐王式安那本粉色的,还不错,讲的挺细。高数和概率论用这本全书,线代看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就够了。期末考试之前最好要开始全书,暑假继续看。给大家一个时间标识,报数学班的同学,我希望你们在正式上课之前,先自己过一遍课本知道大致内容,我到了线代概率论简直就是折磨,直接放弃了全书重新开始看课本。复习全书要在暑假中后期之前完成,可以看一节全书做课后题,有不懂得立刻问,不能拖着,不然不懂的越来越多到后期就来不及了。线代可以买李永乐的书,我是有了对比才这么说,汤家凤李永乐的书我都做过,都不错,但李永乐更赞些。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一直对英语不太擅长,从孩童时期到大学阶段都没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四月时,我已完成了考研核心词汇的第一轮记忆,推荐使用俞敏洪编辑的小红书版本和何凯文的《必考词汇突破全书》。每日坚持背词是不可或缺的任务,初期可能进展缓慢,比如每天50个,逐渐加快速度,最终能达到一天100至200个,到了后期,快速回顾核心词汇仅需三日。(建议将易忘词汇记录在小笔记本上,反复温习直至牢记)不必一字不漏地掌握所有单词,理解关键核心词汇就足够了,如果基础扎实,可以继续深入背诵。对于语法,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值得一试。历年试题至关重要,它是提高分数的关键,保留最近两年的题目用于后期模拟考试,其余的应多次练习,务必彻底理解每个单词和复杂句子。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许多基本概念,如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固态反应等。这些概念是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础,需扎实掌握。例如,了解不同类型的晶体结构(如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以及它们的性质差异,对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有直接影响。
深入理解并能应用相图分析是考试的重点。你需熟悉各种典型的二元和三元相图,理解其各区域的相态和反应路径,并能够按给定条件预测材料的行为。这不仅要求记忆,更需理解背后的物理原理。
再者,材料的形变和回复、再结晶过程的理解和计算也是考察的重点。这部分需理解应力应变曲线的含义,知道怎样从微观角度解释形变机制,要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比如晶粒大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表面处理技术等内容也不能忽视。这些实际应用的知识点往往会在案例题或论述题中出现,需你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结合理论与实践是最好的方式。多做实验,观察材料的变化,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结果相对照,加深理解。定期做模拟题,复习历年试题,不仅检测学习效果,也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很有帮助,不同的思考角度会带来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