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物理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四川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备考资料和策略,强烈推荐政治领域的权威——肖秀荣教授的著作。这是众多考生历经艰辛后得出的宝贵教训。在2017年,肖教授几乎准确预测了所有主要试题,这种卓越能力让其他专家难以企及。初期阶段,可以使用他的《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配合《命题人1000题》,每学习完一个章节的知识点,紧接着完成对应的习题。大约在9月至10月间,《形势与政策》会发行,它对于梳理时政非常关键。与此同时,还有一本非肖教授撰写的《风中劲草》也会面世,它是知识点精讲精练的浓缩版,适合中后期复习使用。最后的冲刺阶段,务必依赖肖教授的《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切记只做这两套模拟题,并深入理解和背诵其中的大题部分(至关重要,因为政治高分往往取决于这些压轴题的解答)。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夏天比较浮躁,所以这个阶段是复习效率也不高,每天看个七小时左右。这个时候全书开始看第一遍,有点吃力,看得比较慢。一天10页到15页左右。书上每个例题和课后习题都是先做一遍,然后不会的做上标记,看懂答案,然后合上答案再做一遍。还有自己觉得很好的题也做了标记。看的时候一定要细,不能放过一个知识点、例题和课后,每道题要搞懂,如果实在看全书看不懂,就去翻课本或者上网,总之尽量搞懂。错题本这个阶段也没必要做,不然全都是错题。八月多一点,《全书》开始看第二遍。看的时候前面的知识点看了,感觉重要的知识点重点勾画。然后我第一遍错题很多,所以第二遍只做了错题、不会的题和曾经自己标记的觉得重要的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备考英语的过程其实很是走了些弯路。10月份之前我一直在做97-05年的阅读真题,做完后还会将文章全文翻译成中文。如果有充足时间的话,坚持翻译可以提升英语综合能力,但是这样做实在不适合时间紧迫的情况,于是10月开始我放弃了这种做法,也不再看05年之前的试卷,转为专攻近十年的真题。=我是把整张卷子分为阅读、作文、其他题型三部分,一个部分的真题做完再开始下一个部分。我准备了阅读错题本,将做错的题目、当时做错的原因和正确的解析都写在上面,以后做第二遍的时候和考前都可以拿出来看。真题要反复做,时间不够我只做了两遍,其实最好能够做到三遍及以上,到那种程度你对命题意图和自己的易错点会有更深的了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领域,理解和掌握它们需深度思考和持续实践。
力学部分,牛顿三定律是基础,重点在于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对振动和波动的理解,要深入到周期性运动的本质,掌握简谐振动的特性,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热学主要涉及分子运动论和统计力学的基础概念,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等。理解和应用熵的概念是这部分的难点,但也是考试的重点。
电磁学是普通物理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电场、磁场、电磁波等内容繁多且紧密关联。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学的核心,需深刻理解并能熟练运用。静电场和稳恒电流的应用题型多样,要求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光学部分,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是两个重要分支。对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理解,需结合实际实验加深印象。量子光学的知识虽然不深,但与现代电子科学密切相关,不容忽视。
原子物理学涉及到微观世界的初步认识,如玻尔模型、氢原子光谱、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等,这些都是理解后续量子力学的基础。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多做笔记,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定期做题,凭解题来检验理解程度和巩固记忆。遇到困难时,不要怕问,找老师、同学讨论,甚至查阅相关文献,深化理解。利用模拟试题进行实战演练,熟悉考试节奏和题型,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