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教育专业学位管理中心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高中是文科生,所以政治上有一定基础,所以从9月底才开始复习。政治主要包括五部分,马原、毛概、近代史、思修、形势政策。书买了大纲、风中劲草、1000题、考点预测、8套卷、4套卷、肖秀荣形势政策、(米鹏三套卷、20天20题、任汝芬4套卷),大纲看了两遍,基本看了一个月。后期换了风中劲草。风中劲草全书读了3遍,最后看了自己画的重点1遍,一直看到考试前。然后这其中,穿插着做了2遍1000题。就我个人的经验,这种应付选择的题目,一定要多重复。细细的看,重复的次数少,我觉得效果不好,毕竟挺枯燥的东西,到头来可能没留下多少印象,我看书的时候就强迫自己拿着笔画考点,很提神。然后1000题,我的处理方式是先把正确答案抄上去,只看正确的选项,然后看答案解析,看错误的选项哪里错的。政治这个科目,永远看对的东西,不看错的东西,这样你在考试的时候潜意识里对的东西就多,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形势政策最后一个月看肖秀荣的热点时事就好了。政治我的观点是选择非常关键,如果你选择做的好,能拿到40分,大题拿个平均分,就妥妥上70分了。选择多看风中劲草很有用,尤其要关注时事与毛概的结合。大题拿到30分应该比较容易,毕竟有押题四套卷,就算是没见过,自己用政治素养也应该能编出一些。今年主观题基本全是四套卷上的,所以4套卷一定要好好背,最后我留了15天,4套卷和米鹏的押题背了3遍,然而米鹏今年中的很少,所以如果要背多个押题的时候,还是要把肖秀荣的4套卷放在第一优先级上。另外字一定要好好写,学习累了可以练练字,我感觉我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了。然后考试的时候写快一点,能多写多写,说不定,你多写的一句就有一分,说不定就这一分就能改变考研的结果呢。当然靠谱的优先写,也要注意考试时间的把握。 政治的话,我做肖秀荣的那个1000题,然后再看看错题就差不多了,大题的话最后背背肖四以及其他的就好。
考研英语方面:
若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建议提前着手英语复习。对于完形填空和新题型这两个部分,则无需过于急切地开始。我在十月份启动了完形填空的专项练习,从1997年至2012年的题目入手。起初,我的错误率颇高,但大约在完成五篇文章后,逐渐掌握了解题技巧,之后每次做题的失误通常控制在两到三个,很少超过五个。至于新题型,整体来说并不算太难,通过做一些历年真题,我也有所提升。从10月中旬到12月,我把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的所有真题都重复做了三次,这个阶段我没有尝试其他模拟试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是一门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等多个子领域的综合性科目。我认为,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理念,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等,是基础中的基础。要关注教育政策的变化,因这往往会影响试题的方向。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理解。多做历年真题,分析答题思路,也是提高分数的关键。
音乐理论综合,这门课需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好的审美素养。你需理解音乐的构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形式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各类音乐作品。我推荐使用《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等教材,结合听大量的音乐作品,提升自有的音乐感知能力。练习乐理题,如调式辨认、和弦分析等,也是非常必要的。可能的话,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会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理论。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我反思和交流讨论非常重要。我会定期回顾所学,找出知识盲点,凭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教来填补。与同学进行小组讨论,碰撞出新的理解和观点,帮助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教育综合还是音乐理论综合,都需持续的热情和毅力。考研并非一蹴就,它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保持积极的心态,自己,你一定能在考研的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