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北师大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西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9月份开始准备的,边上课边看精讲精练,边跟着划重点。听完课之后,把划的重点看了一遍,捋了捋大概的线索,然后就开始做1000题,做完买了本风中劲草,这本书是更加浓缩的重点,很薄的一本,但内容都是重中之重。我把这本书又背了一遍,做了10年真题的选择题。接着肖四肖八陆续出来了,就自己做选择题,背大题。临考前看了看之前选择题中的错题,巩固了一下背的大题,政治准备就这么多,不算很高,不过够用了哈哈。马哲部分,看一章知识点,做一章题目,至少2遍,我的复习顺序是马哲、史纲、毛中特、思修、时政。马哲部分较难,死记硬背真的记不住,不推荐视频课,讲的都没有针对性。
考研英语方面:
针对英语考试的复习,主要集中在词汇和阅读理解。关于词汇,我从三月起就开始积累。推荐一种有效的记忆策略:多次复习后,把不熟悉的词记在小本子上,利用零碎时间,如休息时,来温习这些词,这样一来,无需额外抽出专门的时间。我在暑假期间完成了这个阶段。对于阅读理解,关键是反复练习真题!首次尝试不必求快,我是个急性子,所以逼迫自己每晚完成四篇。我使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涵盖了近20年的真题。如果时间有限,可以从最近十年的题目做起。购买试卷版更便于操作。刚开始做阅读,可能会感到困惑,错误连连,我常常一篇文章只能答对一两个。这时,总结至关重要!每一题都需要仔细分析,记住生词,复杂句子以及命题规律,并在次日复习。第一轮结束后,在进入第二轮之前,留出一些时间让之前的答案淡忘。这段时间,我做了张剑的阅读150篇提高冲刺版,难度极高,未能全部完成,但我挑选了一些重点题进行总结。接下来再做一遍真题,你的成绩会有显著提升,我记得2010年的题我只错了两三个。新题型约在11月我才着手,使用的同样是阅读150篇中的题目,每天练习3-4篇,速度因题目的难易程度而异。之后又做了真题中的新题型。新题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简单的话,大家都能得分;反之,难度大,多数人都可能全错。翻译部分我也参考了阅读150篇,至于完形填空,仅通过真题训练。对于作文,我研读了王江涛的高分写作,并结合何凯文的作文书,对各类主题都进行了个人整理,每天背诵2-3篇,大多是历年真题的范文,后期我还尝试默写。补充一点,今年的小作文几乎是凭记忆默写的!因此,作文的关键在于大量背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质变。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这要求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还要有深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复习初期,我建议大家先通读教材,构建起基本的知识框架。对每一个领域的核心概念、理论和重要人物都要有清晰的认知。
在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并能运用各种教育理论至关重要。比如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我会凭做笔记和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深化理解和记忆。多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有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
对中外教育史,关键是把握历史脉络和主要教育事件的影响。我倾向于用时间线的方式进行整理,这样既能明确各时期的特点,也能看到教育发展的连续性和变迁性。
教育心理学则需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策略。这里,我会尝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例如分析某个教学问题,思考如何按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教育研究方法是应用性强的一部分。掌握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了解实验设计、问卷调查、访谈法等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能够帮助独立开展教育研究。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的是“理解”非死记硬背。尽量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样在答题时有条不紊,深入浅出。定期自我检测,如模拟试题练习,帮助检查学习效果,发现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