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工大环境与生命学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北京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九月我才启动政治复习,成绩并不突出。那时我着手阅读《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快速通读,仅是大致了解,目的是建立对政治的感性认识。看完一遍后,我便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这本习题集设计得很棒,覆盖了大量的知识点,帮助定位重点,因此我做得非常用心。在做1000题的同时,我会查找《知识点精讲精练》中的对应内容来巩固。此外,我还利用了《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核心预测》的小册子,多次练习其中的选择题,而书中的文字材料并未深入研读。在四套卷发布前,我没有特意背诵政治内容,主要是通过不断做题来巩固记忆。毕竟选择题不需要死记硬背,四个备选答案摆在眼前,有个大概的认识就能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对我解决选择题很有效,八套卷和四套卷的模拟测试中,我的选择题部分大约得了40分,最终考试实际得分39分,我已经相当满足了。总之,对于选择题,反复刷题以增强记忆和提升直觉是很关键的。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阶段:数学我觉得最好在大三下学期把课本和习题完整地过一遍,并且把李永乐全书过完第一遍。全书和36讲选一种就好,我用的是全书,这里推荐线代看李永乐;第二阶段:暑假过第二遍全书,并且完成660题或1000题;第三阶段就是开学,最迟十月份要开始做真题,张宇的真题大全解还有模拟题,比如张宇八套卷四套卷最后一套卷,超越五套卷等等,主要是真题,模拟卷实在没时间就算了。真题最好放在早上八点半到十一点半做,掐好时间。第四阶段:十二月清空出来回顾笔记错题,你会发现如果最后几天才看笔记根本看不完,所以十二月过一遍笔记,把自己掌握不好的地方标记,考前只看这个。数学不能拖,每一阶段事情必须那个阶段就完成,不然你会发现一步慢步步慢。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自己最满意的一门成绩了。我觉得英语最重要的是单词,我复习英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背单词,考纲5000多个单词,我5个月背了5遍,前两遍用扇贝单词,后面三遍用绿皮乱序版背。朱伟词汇量太大了,他串想的串记的很多都是我想不到的,我觉得可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会比较好。背单词的时候,看到一个单词,会去联想这本书上其他的词,同义反义形近派生,主要是这四种,写在旁边,再去看下一个单词,我觉得这样还是蛮不错的,大家可以尝试。做题方面,主要就是要做阅读题,阅读就是那么重要,我把2000到2019的真题阅读全都做了两遍,一篇给自己20分钟,尽可能去把每一句话都读懂,而不是仅仅去追求正确答案,然后还有张剑的黄皮阅读书150篇,这本做起来没有真题仔细,因为太难了,主要是认认单词和长难句,还有练习揣度命题人出题的思路,看到错题,不要怀疑别人,就是你错了,应该去迎合命题人的想法,练多了,自然命题人的思路你就能有所掌握。作文练习我大概是一周一篇,练习的重点就是背朱伟的作文模板和好句子,换话题套用,我觉得考研作文不要自己创新,关键还在好句子的积累与套用,技巧成分其实并不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传热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研究的是能量如何凭热量的形式在不同介质间传递。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如热传导、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等。热传导主要关注固体中的热流动,傅里叶定律;对流则涉及流体与固体表面间的热交换,要掌握尼古拉-普朗克准则;辐射则是最复杂的部分,黑体、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基础。
熟练运用公式是关键。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可能需使用牛顿冷却定律、皮托管方程或者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这些公式的应用需大量练习来熟悉,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不仅仅是机械记忆。
再者,实验和案例分析同样重要。传热学往往与实际工程问题紧密相关,如制冷系统、燃烧设备、能源转换等。凭分析实例,加深对传热过程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研究空调系统的冷却效果,就能直观地理解对流和传导的交互作用。
对复习策略,我建议分阶段进行。初期扎实基础,阅读教材,理解基本原理,辅以适量的基础题;中期强化训练,做大量的习题,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后期模拟实战,做一些历年真题,适应考试节奏和难度。
团队学习或讨论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每个人的理解角度都不同,凭交流,可能会发现新的解题思路或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