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工程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这是一门我一直感到困惑的科目,尽管许多人认为它相当基础,但我清楚需要投入时间来攻克。自从拿到考试范围后,我就为自己制定了规划,因为在主观题目上,大多数人都能答得还算可以,我认为唯一能区分高下的就是选择题。于是,我决定每天中午抽出时间研读政治。这算是提前努力的一种方式吧。九月至十月初,我系统地学习了一段时间,涵盖了整个知识框架和关键点,也仔细研究了考试大纲,即便内容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我也坚持反复阅读,因为一次浏览往往无法产生显著效果。到了十一月至十二月初,我专注于精做练习题并细致研读大纲。经过这两轮学习,期望能有所提升,即使记不住所有细节,至少要掌握每个主题的大致内容。这个阶段,我依然保持着每天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但每次都超出,原因是自己对政治缺乏敏感度)。进入十二月中旬至下旬,大量背诵政治知识变得至关重要,有时会背到反胃,后来发现论坛上的同学们也有同感,这才稍感安慰。这是一个逐渐筛选的过程,每一步都需要扎实前进,更需坚持不懈。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以来我的数学成绩都很优秀。在本科期间专攻金融,深度学习了数学分析等课程,可以说,我在大学四年中最引以为豪的就是数学成绩始终保持满分。我的主要参考资料是李永乐的三件套:复习全书、分阶训练、660题以及历年真题集。我每天会规律地投入三个半小时进行复习,按照计划逐步推进。当市面上出现了各类模拟试卷,我会挑选一些来做。此外,我还额外完成了张宇的最后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对于数学错题,我认为最好在感到疲劳或者遇到相似难题时翻阅回顾。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考研的学生都致力于背诵英语单词,同时常感叹尽管投入大量精力,记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点。毫无疑问,词汇是英语复习的基础。在备考初期,确实有必要通过单词书籍来反复熟悉单词。这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的英语词汇积累已相当有限,毕竟大学期间很少有人能保持高中时的学习强度。因此,扩充词汇库是当务之急。即使经过两三轮背诵后可能觉得收效甚微,但实际上,我们肯定还是记住了一些单词的。这时,我建议通过阅读来巩固记忆。这样既能拓宽阅读面,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在实践中不断接触到考研中常见的高频词汇。(不是词书中每个单词都会出现,但有些确是考点中的常客。)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力学主要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大部分。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状态,动力学则关注力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两部分的内容相互关联,构成了工程力学的基础框架。
在静力学中,掌握力系的简化、力矩和力偶的概念极其关键。理解力矩是改变物体转动状态的关键因素,力偶则是保持力矩不变的重要手段。了解并熟练运用受力分析,能帮助解决复杂问题,如三力平衡原理、四边形法则等。要重视杠杆原理的应用,它是许多实际工程问题的基础。
动力学部分,牛顿三大定律是核心。从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到复杂的曲线运动,再到振动和波动,都需以此为基础。特别是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它们在处理物理问题时有普遍性。对质点组的问题,理解角动量守恒和动能定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习工程力学,除了理论知识,实践应用同样重要。凭解决实际问题,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解决方案。例如,凭设计实验,模拟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直观地理解和验证力学原理。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也能加深对力学概念的理解。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定期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熟悉考试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遇到难题不要畏惧,多思考,多讨论,往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