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武汉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大致是这样的。我在九月至十月期间阅读大纲解析,并且做了1000题。政治学习是从九月启动的,那时大纲刚刚发布。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熟悉大纲内容,同时配合做题,每读完一章就对应做一章的题目。起初可能会进展较慢,但到了近代史和思想道德修养部分,速度就明显加快了。由于我对政治的学习时间投入有限,加上一看书就容易犯困,所以我直到十月底才勉强完成这一轮。有的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建议要反复研读大纲和刷题,但我个人效率不高,只是匆匆过了一遍,大家可别模仿我哦。
考研数学方面:
暑期死啃李永乐复习全书。市面上全书有两个版本的,选用哪个版本没有太大差别。可以每天规定10-15页。大概需要3-3.5小时。起步的时候可谓是举步维艰,每题的每个步骤都可能卡壳,完整地自己做一遍再看答案都有想哭的欲望。我的建议是不管有多困难,都自己先想,想尽办法解题,但是规定时间内没有丝毫进展就可以看看解题分析了。跟着分析一步步算,每题都要进行到底,体会并且做好批注。每题看完解答务必自己重算一遍。做好笔记再巩固一遍。但是最终都得落实到全书,这本书从头到尾3-4遍全部吃透最为理想。其中线代部分你如果用的是李永乐那本单独的线代,全书部分的线代可不看。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英语方面,其实我英语真的很差,之前的三年考了四次四级吧,都没有过去,所以,你懂的,得是什么程度,这里可能也可以激励那些英语底子可能不太好的同学加油哦!从三月开始给自己定目标,其实三月到五月我还是在背单词,每天背160词左右,早上早起一个小时,晚上复习,如此,然后加上张剑黄皮书的阅读,练练手,虽然错误率都非常高,但也坚持一天一篇吧,保持语感。(ps:这时候还得准备四级,天天几乎满课的状态,所以对于学校安排的课程则是能逃则逃)英语这个千万记得坚持,突击不太适合,然后我从五月下旬开始的真题,都是写阅读理解,先是写的97到04的,这样到七月份左右就差不多结束我的第一轮英语复习,由于底子确实比较弱,所以学的非常吃力,七月我的四级成绩向自己证明了没有白费功夫,我的四级也跟随着考研的准备过了。到暑假后虽然也会背单词,但是占用的时间明显减少了,且记忆起来也相对轻松许多,再加上做阅读时累积的词汇,看考研文章感觉清晰了点,这里有一个建议,大家做真题的时候可以弄一个本,摘抄词汇,美句,不仅可以让我们把我考研那5000多词汇哪类常考,而且美句的摘抄也为我们的翻译以及作文积累了大量素材。这个时候可以做05到13的真题了,如果精力还有富余的话可以给自己加量,我是一天一篇阅读,然后自己分析,自己试着翻译。真题一定要自己动手,不能偷懒,真题也需要重复做,好多同学会说重复做脸答案都会记得,但是你真的做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就这样一直到考研结束,(ps也凭借着考研英语的坚持,下半年的六级考试,竟然也裸考过了,虽说四六级与考研英语不同,但是还是有相通性的,但是考研英语还是要放在首位的。)这些都是我不得已而为之的,英语真的没法说,所以如果英语底子较好的人可以直接跳过去,但是可以给英语底子较差的一个参考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运筹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础,它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数学模型和算法解决实际问题。这门课的重点在于理解并应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网络优化等理论。学习时,我建议先深入理解每种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步骤,凭大量的实例去熟悉模型的应用。例如,对线性规划,要掌握图解法和单纯形法;对整数规划,则需理解割平面法和分支定界法。软件工具如Lindo、GAMS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帮助快速求解复杂的问题。
统计学是数据分析的核心,它的学习需扎实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考能力。要熟练掌握描述性统计、概率论、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内容。特别地,理解抽样分布的概念,比如t分布、卡方分布和F分布,以及它们在假设检验中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非参数统计和时间序列分析也是重要的知识点。在实践中,使用R或Python进行数据处理和建模的能力也是考察点之一。
学习这两门科目,我认为做题是提升的关键。不仅要完成课本上的习题,还要广泛阅读相关的案例研究,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和深化理解。
我推荐参加一些在线讨论论坛或者寻找学习小组,和其他考生一起探讨难题,这样既能扩大视野,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寻求帮助,无论是向导师教还是查找相关文献,都是提升自我学习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