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金融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经济学院金融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四川大学金融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你们不必过于纠结是否参加培训班。如果感到不安,可以报名,但别期望老师预测的题目能完全命中。我在考试前听了很多预测,结果一个也没考到,关键还是依靠自身知识的积累。我使用的主要政治参考资料如下:一套20天20题的小册子,十年真题集,以及张俊芳的2100题。考前一天,我购买了任汝芬的序列四,将所有选择题做完以巩固复习。
我的复习策略如下:
1. 首先通读一遍讲义,确保理解每个概念。
2. 从各本书中挑选重要知识点进行背诵。幸运的是,辅导班已经提炼出关键内容,使记忆框架更加清晰,特别是后期发放的讲义更为精炼。我总共细致阅读了两遍讲义(几乎等于背诵了两遍)。
3. 做习题集两次(原本计划如此,实际上我完成了大约1.5遍)。认真核对答案,并借此机会牢记一些知识点。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教材是高数教材同济第六版,线代同济第五版,概率论浙大第四版。我是按照高数线代概率论复习的,先看课本然后做课后题。从三月份到六月底都是看教材做课后题。七八月份一直九月上旬才把这三本书写完。九月中旬开始做张宇1000题,这个1000题真的是做的很崩溃,题还是蛮难的,而且量大,一直做到十一结束。有些人做题不会就直接看答案,但是我不是,我给自己规定一天要做50道题,然后就开始做,不会就放那,最后统一对答案。1000题是真的从头至尾认认真真做了一遍,把不会的做错的圈起来,第二遍只看这些圈起的,第二遍还是做错不会就写到错题本上。十一过后就开始做真题,还是张宇的,真题大全解,好像是从1987年开始的。其实从1987到2004年题目还是很简单的,我是一天做一套,结果我做了一个月,大概是真题做完十一月快中旬了。后来我问别人发现他们在10月份已经把真题做完了,所以你们2004年之前的完全可以一天做两套题。然后就做张宇八套卷张宇四套卷,八套卷四套卷很难,我基本上要花4到5个小时做一套卷,有时候分两天做,中间还夹杂做了几套叶盛标的卷子,然后还整了错题,这个做的时间蛮长的,好像是一直到12月10号。然后做合工大5套卷,后面基本是两天一套数学卷,合工大做完已经12月21号22号了。到最后不要因为要背政治而忽略了数学,每天至少2个小时做数学题。我就考研的前一天没有写数学,因为第二天是考政治和英语,在狂背政治。考数学的前一天晚上我还做了一套卷子是挑着做的,结果就做到一道和第二天考的数学很像的一道题,不过我做的那道题比考研的那道题要简单。数学是需要扎扎实实的一道一道做出来的。我数学写了整整4本笔记,这个笔记真的是我的心肝宝贝,基本上做每一道题,它的做题的思路还有各种要用的公式,笔记里都有,那四本笔记真的是一直看到考试前。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复习上,我在11月初之前已将历年真题悉数过了一遍。直至考试前夕,我一直专注于重做英语真题,大概重复了两轮左右。由于我的完形填空能力较弱,所以进入12月后,我特意加强了这方面的练习。关于英语学习,我想强调几点:首要任务是明确主次,阅读理解是关键,而完形填空则不必过分投入。此外,考前进行几次完整的模拟考试是很有必要的(我就是因为没做模拟,时间管理不当,结果三个翻译题未完成,两个阅读题只能猜测答案)。对于写作,最好提前有所准备,我没有设定模板,也没有背诵范文,结果考试时几乎无话可说。每天不需要在英语上花费过多时间,控制在三小时内为宜,但务必每天都接触,以保持语言感觉。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基础”,这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如消费者如何做出购买决策,企业如何决定生产什么以及如何生产。理解供求关系、边际效用理论、成本收益分析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建议大家深入阅读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配合案例进行理解和记忆。对宏观经济学,重点关注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模型、货币银行体系等内容,掌握IS-LM模型和AD-AS模型的理解与应用。
“应用”部分则需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这不仅要求熟悉国内外经济政策,还要关注经济热点,如货币政策的效果、国际贸易问题、金融市场动态等。凭阅读《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财经媒体来拓宽视野,提升分析能力。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训练答题技巧,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每天固定时间的学习,定期复习,避免遗忘。我还特别注重理解和思考,不是死记硬背。每学完一个知识点,我会尝试用自有的语言复述,或者找些相关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既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加深印象。
组队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这样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激发新的思考角度。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很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压力。